“关税换和平”,特朗普的新把戏?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一刻都不消停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出来搞事情了!
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冲突,挥舞着关税大棒,拿着贸易协议当诱饵,想当回“和平调解人”。
7月26日,特朗普在与柬泰两国领导人通话中表示,两国只有结束边境冲突,美国才会考虑与两国达成贸易协议。
他说“当一切尘埃落定和平即将到来时,我期待与这两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
这场由关税驱动的“停火秀”,是特朗普外交剧本的又一次即兴演出?还是美国东南亚棋局里的一步精算?
泰柬边境冲突已持续三日,上百人伤亡、十万民众流离失所。特朗普亮出底牌:对泰柬两国征收36%关税的倒计时已启动(8月1日生效)。停火是贸易谈判的绝对前提。
泰柬迅速“配合演出”,普坦称“原则上同意停火”,要求柬埔寨“先展现诚意”;洪玛奈附和“支持无条件停火”,但也强调“柬埔寨是受害方”。
从这两个国家针对美国调停的回应速度以及各自的表态来看,美国的经济大棒显然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7月中旬的时候特朗普刚放话,8月1日起要对二十多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泰国和柬埔寨赫然在列,税率还不低,高达36%。现在拿“贸易谈判”当条件,就是逼人家就范。
如泰国2024年对美出口额达550亿美元,真要是加征关税,光汽车产业就可能损失240亿美元。
而且,泰柬双方其实也早就有停火的意愿了——洪玛奈24号跟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通话时,就说过愿意无条件停火;泰国那边也表态,原则上同意坐下来谈。
特朗普这通电话,踩着双方本来就有的和平意愿,再拿出贸易协定与停火协议捆绑销售,给自己生加了场戏。
特朗普随即宣布斡旋胜利:“双方同意立即会面!停火、和平与繁荣近在眼前!”
他的“成功斡旋”暴露其“交易型外交”本质:以关税为筹码,迫使中小国家在冲突与贸易中二选一。
特朗普突然抛出的橄榄枝,与其说是大发善心,不如说是将地缘博弈玩出新高度——用贸易制裁制造危机,再化身救火队长收割政治资本。
而且,特朗普还借着这事儿把自己打造成“和平缔造者”,既转移国内对其关税政策的不满,又捞得热爱和平的好名声。
但此举虽能短暂平息战火,却未必能解决根本问题。
泰柬边境的矛盾积怨已久,靠外部施压达成的和平,能不能长久还得打个问号。
两国边境争议地盘的主权问题,从法国殖民时期就留下了,1962年国际法院判给柬埔寨,泰国却没完全认。
这次冲突里,泰国军方被国内强硬派裹挟相当激进,柬埔寨军事实力弱,只能靠国际法院和东盟帮忙。
停火后,泰国想双边解决,柬埔寨要国际法院裁决,立场还是对着干。
两国经济也因冲突都成输家。泰国旅游业损失惨重,外国游客来泰的安全感和消费信心深受打击;柬埔寨是农业国,边境贸易恢复不了,大米出口就得卡住。
不管怎么说,特朗普这波趁火打劫的操作算是赚足了眼球。
众所周知,现在特朗普最拿手的就是“危机外交”那套。哪里有战火,他就在哪儿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硝烟未散,特朗普团队已嗅到机遇。
这次泰柬的冲突,简直就是送上门的绝好机会,他怎能错过?
此前印巴停战后,他高调宣扬“美国调停之功”,尽管印度矢口否认,但巴基斯坦的感谢信成了他的政治提款机。
此刻泰柬冲突剧本如出一辙——美国同时与两国进行贸易谈判,筹码在手,极限施压时机成熟,事后还把自己当成功臣,夸自己取得了“伟大胜利”。
这笔买卖真是划得来,不仅可以赚个“和平缔造者”的名声,估摸着这可能会让特朗普更坚定地去争取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吧。而且,还能顺势往东南亚伸个手,搅乱东盟和中国在那里的合作发展。
同时,特朗普这“停火换贸易”,其实是让两国后续谈判得让利,就像之前对菲律宾的零关税协议,本质是单方面占便宜。
泰国想避开关税,可能得开放更多市场;柬埔寨或许要被逼在南海问题上表态。
这场“和平交易”,说到底是弱国被超级大国用经济绞索逼着妥协。
更戏剧性的是战场现实。
在特朗普宣布胜利的同一时刻,泰柬边境的枪炮声在距原冲突点百公里外再度炸响。
泰柬边境的硝烟后续或许暂歇,但特朗普的“关税外交”已让世界看清:美国优先,从来不顾他国死活。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1、LCP黑科技突破散热瓶颈 让手机、AI设备、机器人“冷静运行不宕机”
2、粉丝到墓地祭拜大S,具俊晔礼貌站在一旁,献花时不忍落泪,具俊晔和大s
3、两青年冒死保存这本染血相册,成为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的“京字第一号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