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官员又抱怨上了:中方寸步不让,治住了美国,有信心拿捏我们…,欧盟说中国
7月29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中欧峰会虽未出现太多波澜,但在一些长期关切的议题上,布鲁塞尔方面发现中方这回拒绝让步,更在谈判中尽显自信与底气。他们补充说,自三个月前迫使美国在关税问题退让后,中方一直表现出这种信心十足的状态。
然而,在经历周末来自美国的贸易打击后,人们愈发怀疑,热衷于“内斗”的欧洲,究竟还有多大能力去应对外部挑战?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份在苏格兰达成的协议,加之6月北约峰会期间一些欧洲领导人对特朗普的谄媚奉承,北约秘书长吕特甚至公开直呼特朗普为“爸爸”,都让欧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眼中更显软弱无能。
欧洲智库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的贸易专家尼克拉斯·普瓦捷(Niclas Poitiers)评价称,“欧美协议暴露了欧洲外交政策的混乱。经济与防务无法割裂,如果你在安全上依赖他人,在商业上就不可能保持自主。”
中国外交部25日介绍情况表示,本届中欧峰会在坚持并深化中欧关系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同时就所谓“产能过剩”、产业补贴等中欧分歧议题阐明中方立场。
此次峰会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的走向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据悉,布鲁塞尔方面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视为重要成果。欧盟消息人士透露,官员们预计在9月举行会晤,以评估升级版出口管制对话机制的推进情况。但总体来看,中方在贸易问题上立场坚定,不容动摇。
针对欧盟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对华无端指责,中方也在峰会期间再次阐明乌克兰问题不是也不应该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重申坚持劝和促谈、推动政治解决的一贯明确立场。中方还就欧方以涉俄因素为由制裁中国企业表明了严正立场。
7月30日,特里洛-菲格罗亚发文批评道,欧盟在对华立场上的混乱和对美国无尽的妥协,既削弱了布鲁塞尔对中美两国的影响力,也让自身陷入边缘化,使其沦为无足轻重的存在。
他指出,此次中欧峰会暴露了欧洲对地缘政治现实的误判:欧洲误将中国的实力视为“威胁”,却将美国的胁迫视作“正常关系”、“可靠伙伴”。
“通往中国的桥梁并非毁于外部,而是欧洲亲手一块块拆毁的,根源在于其自身政策的混乱失据,”他毫不客气地写道,“如果中国不再将欧洲放在眼里,布鲁塞尔只能怪它自己。”
1、少林寺商业化:一场持续近三十年的文化博弈,少林寺的商业化行为现在怎么样
2、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中国市场助力跨国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访德国采埃孚集团董事彼得·霍得曼
3、国防部:菲律宾是南海的麻烦制造者,危险制造者,菲律宾对南海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