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31 04:28 作者:道在不可鸣
中产不爱滑雪,迪桑特开抢昂跑的饭碗,迪桑特很火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靠着滑雪、高尔夫和铁人三项等精品运动起家的迪桑特,开始在鞋上做起文章。
最近,有媒体报道,迪桑特最近正在力推一款名为“DYNAMIC FLUID 3.0流体鞋”的缓震跑鞋。据悉,迪桑特先后在深圳、上海等城市举办体验活动,并邀请专业跑者和素人跑者拍摄广告片。此外,在各类社交平台,也有一些运动博主发布该产品的预热信息。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在此前,因铁人三项这一运动,迪桑特在专业跑鞋上有一定的品牌和技术积累,拓展这个品类也是个顺理成章的选择。
源Sight注意到,7月初,迪桑特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用脚步,定义新境界”的文章及视频,为其跑步业务造势。除此之外,今年来,迪桑特也以赞助商、合作伙伴等身份频繁在一些马拉松赛事“刷脸”。
而在迪桑特之外,包括lululemon、萨洛蒙在内的多个垂类品牌也都有着业务“外扩”的迹象。相似的战略决策背后,是当前市场环境下,各个垂类品牌为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将触手伸舒适区之外的领域,但相应的,品牌之间竞争的重叠度也必然会越来越高。
01
找增量
过去几年,以滑雪起家,并在该领域深耕接近90年的迪桑特乘上市场快速扩容的东风,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23年,迪桑特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超过50亿元。2024年,迪桑特中国母公司安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至708.2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5%至119.27亿元。这一年,包括迪桑特在内的安踏所有其他品牌部门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3.7%至106.8亿元。
而在此前,安踏也为迪桑特中国制定了成为百亿品牌的中期目标。不过,随着业绩基数越来越大,叠加当前复杂的消费环境,任何一个品牌想要实现持续增长,都存在不确定性。
在此前,谈到旗下品牌FILA的业绩情况时,安踏集团主席丁世忠就表示,未来,规模超过100亿元以上的品牌想要实现高增长是有难度的,全球市场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今年来,被称为“中产三宝”的露营、骑行、滑雪三大运动似乎都有着降温的趋势。
对滑雪来说,关于这一运动“烧钱”“要求高”的讨论愈发普遍,一些曾经痴迷滑雪的人群,开始转向其他运动。
滑雪概念图 | 源Sight制
最近,有媒体援引一位为滑雪品牌拍摄广告宣传片的人士说法称,去年雪季,其客户的产品销量陷入了停滞,有的甚至比往年下滑30%-50%。到了今年刚刚结束的这个雪季,有一些品牌因为库存压力太大,已经暂停业务开始清仓。
作为近些年滑雪热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的崇礼县,在2023-2024的雪季,很多店铺甚至一天只卖出一双袜子。
而相比滑雪、高尔夫和铁人三项等运动,跑步入门门槛低、健身场景广泛,没有明显的淡旺季区分,且不易出现热度迅速衰退的情况。
数据统计机构Statista预计,2025年全球运动鞋市场规模将达1150亿美元,其中跑鞋作为因跑步门槛低、参与度高的品类,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
在此情况下,拓展跑鞋品类成为当下很多运动品牌寻求增长的重要选择。
02
和昂跑、HOKA抢饭吃
对于迪桑特来说,其的确有着从一个相对小众的运动品牌撬动更广泛品类市场的底气。
迪桑特的目标用户是追求健康生活、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的中产人群,他们往往愿意为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支付溢价。这一消费群体特征与跑步人群相似,迪桑特通过推出跑鞋,也能强化与其在生活方式上的契合程度。
2025年6月,迪桑特拿下北京华贸中心约1400平方米的地标性铺位,该铺位靠近SKP,临近蒂芙尼、卡地亚等一众奢侈品牌。同期,杭州湖滨银泰in77的迪桑特门店正式开业。
可以说,将门店开在核心城市的高端商圈,不仅迪桑特能够有效吸引目标消费群体,还有助于其传递高端运动生活方式理念。
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市场仍存增量,跑鞋已经不算是一个新兴品类,头部效应非常明显,且还有一大批玩家在不断内卷。
《中国跑者跑鞋使用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跑鞋市场共计有超过20个国内外品牌发布近300款跑鞋。
这其中,一些国际综合性品牌在市场深耕多年,其中,耐克凭借“Just Do It”的理念和丰富的产品线,长期占据全球高端跑鞋市场重要位置。阿迪达斯、PUMA也通过长期的市场推广和赞助赛事,拥有大量忠实消费者。
同时,凭借着性价比等优势,国产品牌在跑步领域崛起迅速,比如,特步在2024年国内马拉松成绩“破三”跑者穿戴的跑鞋前十品牌中占比31.7%,稳居第一。
在垂类品牌方面,Hoka、On 昂跑等品牌凭借独特的产品设计和营销迅速崛起。Hoka 的跑鞋以舒适性和潮流感出圈;On昂跑定位高端,其产品设计和品牌形象吸引了众多追求品质的消费者。
从目前在售和推广的产品看,迪桑特的跑鞋在定价、性能方面与上述几大品牌都有着重叠之处。
以2025年4月上市的“DELTA PRO EXP V2”竞速跑鞋为例,该产品以轻量化、推进力与回弹三大核心,适用于铁三、马拉松这类专业赛事场景,目前在迪桑特天猫旗舰店的售价在1900元左右。
另外一款迪桑特在售的“D/F RIDE WIRE 缓震流体鞋”,其在天猫旗舰店的售价在1600元上下,主打科技缓震支撑以及米其林外地强化抓地功能,兼顾慢跑与通勤功能。
总体看,迪桑特跑鞋的处于千元以上的中高价位区间。
目前迪桑特天猫旗舰店在售的跑鞋 | 来源:迪桑特天猫旗舰店
从国际大牌来看,耐克和阿迪达斯的部分高端跑鞋系列与迪桑特价位相当。
例如耐克 Air Zoom Alphafly 3,作为顶级竞速跑鞋,其官方定价在2199元左右,搭载了ZoomX中底泡棉以及碳纤维板,目标群体为马拉松跑者。此外,阿迪达斯的Adizero Adios Pro 4定价也在1699元左右,采用了先进的 Lightstrike Pro 中底材料和科技大底,适用于马拉松等场景。
在跑鞋垂类品牌里,Hoka One One的Bondi 9售价约为1500元,该鞋款以出色的缓震性能闻名,中底采用了大量的泡棉材料,为长距离跑步爱好者提供舒适脚感。
On昂跑Cloudmonster 2的售价同样在1500元左右,其同样以良好的缓震和出色的落地体验闻名,适用于休闲、趣跑和专业跑领域,在中高端跑鞋市场中,与迪桑特形成竞争关系。
此外,一些日系运动品牌的高端跑鞋系列价格也和迪桑特相近。比如亚瑟士的顶级缓震跑鞋GEL-Nimbus 26以及美津浓的Wave Prophecy系列跑鞋,售价在1200元左右。
上述一众综合性和垂类跑步品牌的产品矩阵丰富,涵盖竞速比赛、竞速训练、休闲慢跑、日常通勤等多样化场景。相比之下,迪桑特虽然推出了针对不同场景的跑鞋,但在产品丰富度上与这些品牌相比仍有差距。
03
走出舒适区
不过,相比新兴跑鞋品牌,除了此前在品牌和技术的积累外,迪桑特的优势还在于背靠着安踏这棵大树。
去年底,迪桑特(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少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作为安踏集团的一员,迪桑特获得了安踏供应链体系的全力支持。这一支持为迪桑特迅速建立本地化生产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助力迪桑特在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上实现精准优化。
过去,借助并购FILA等品牌积累的众多品牌的经验,安踏成功以相似的方法,推动迪桑特等品牌实现快速增长。最新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安踏旗下包括迪桑特在内的所有其他品牌产品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4年同期比较录得60-65%的正增长。
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有安踏体系作为支撑,迪桑特未来可能也会面临增长难题。
首先是渠道布局,根据公开资料,2017年和2018年,迪桑特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分别为64家和117家;到了2023年12月底,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的门店数量为187家;2024年末,依靠着在东南亚等地开店,这一数据增长为226家;截至2025年6月,迪桑特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的门店总数超过220家。
迪桑特中国线下门店
可以看出,从2017年至今,迪桑特中国门店的每年增量均40-50家之间,暂时未有突破性增长。
另一方面,在安踏整体的业务中,推动销售额和利润增长的DTC+电商模式的营收占比已经已经超过营收的90%,通过调整渠道结构推动业务增长的模式开始见顶。
截图来源于公司财报
对于安踏集团来说,内生式增长见效慢,可以收购狼爪这样的“老字号”打造另一个始祖鸟,而在迪桑特角度,想要进一步实现增长,就需要横向思考,走出舒适区,将产品延伸到跑鞋这样的领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博德闪耀1-0斯托姆加斯特,埃夫连制胜,博德闪耀对阵斯特罗姆
3、罗马诺:切尔西和曼联没有与多纳鲁马进行任何谈判,在切尔西和曼联都效力过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