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分考上中专,是倒退,还是超车?,中专高考700分
作者 | 玥彤
编辑|暴雨
716分,被中专录取了。
2025年,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首次在广州落地试点。
所谓“中本贯通”,是指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三年,随后无需参加高考,只用参加一次通过率95%的转段考试,就可以直接升入对应本科高校,再读四年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
今年试点的只有两个学校,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州市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分别对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和广州航海学院,每个学校只开设一个专业,各招收20名学生。
结果出来后,录取情况让人惊掉了下巴: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本贯通班,录取最高分是716分。
这是什么概念?十多万考生中,716分能排进前10%,完全可以去广州六中、铁一中学等重点名校。
而录取的最低分也有655分,仍然在30%的排名内,都是稳稳有高中上的水平。
上中专的20个名额,被全市顶尖考生卷走了,这是什么情况?
从2014年就开设中本贯通项目的上海,也出现过相似的一幕:
去年上海中考有12万考生,其中多达五分之一的同学填报中本贯通,竞争2202个名额,录取率还不到10%,相比23%录取率的市重点都要竞争激烈。
今年上海新增了很多新专业,共招收2345人,同比去年增加143人,但是录取分数仍然居高不下。
2025年中本贯通学校中,录取分数最低的现代汽服有598分,远超不少区重点、民办高中,甚至比普高最低录取线477分高出一大截。
录取分数最高的学校是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以677分的成绩在上海高中录取分数线中排到第57名,超过33所区重点高中的录取线,追平嘉定一中这样的老牌市重点。
更惊人的是,该专业录取的21名学生中,最高分是699分(广州中考总分810分,上海是750分制)。
录取分数线为699分的“四校八大”
这个分数在上海是什么水平?
“四校八大”(上海12所头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入场券,都可以轻松拿到手。
足以见,中本贯通的抢手程度。
这届初中生,为什么抢着上中专?
简单来说,这是一次“弯道超车”,不参加普通高考统招,也不走专升本路线,相当于从初三填报志愿就已经预定了大学的门票。
要知道,今年广东的本科上线率是46.97%,74万的高考生,只有一半才能上本科。特殊类型招生(以前所说的一本线)的上线率更是只有16.2%。
听起来中本贯通像是捷径,但它的本质其实是教育体系的一种分流设计——
把一部分学生从“普高→高考→本科”这条高度竞争、充满不确定性的通道中分流出来,让他们走上一条针对性更强的“技能-学历”双结合路径。
那名中考716分的陈同学,是近5年广州中职所录取新生的最高分。他的家长坦言,“说实话还是就业为主,最看重的是转段考试通过后,可以有一个本科学历,全日制本科学历。”
图源/信息时报
更重要的是,比起传统本科“先读书、再就业”,这种一开始就围绕就业设计的培养模式,显得更务实、更踏实。
一边是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1220万人涌入就业市场;另一边是蓝领高级技工的缺口达到了上千万人,光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缺口就接近3000万。
而中职培养的正是技术型人才。
在一线城市或产业聚集区,中本贯通的某些专业能与本地产业紧密对接。
比如广州试点的车辆工程、机械电子专业,都能在本地发展前景还不错的智能制造、轨道交通领域实习。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中本贯通化工专业毕业生100%获化工总控工高级证书,91.89%选择直接就业,不少毕业生入职国药集团、中石油、埃克森美孚、拜耳等知名企业。
再加上学费的确实不高,相比起目前公立大学5500元/年甚至更高、民办高校2-3万元/年的学费标准,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中本贯通项目的学费仅3800/年,还有一部分中职专业属于国家鼓励的免费专业,免收学费和教材费,性价比拉满。
当然,这条“直升通道”,也不是没有代价。
一旦进入中本贯通的培养机制里,专业就被牢牢锁死了。不同于高考后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专业,甚至在大学还能转专业,中本贯通是一开始就绑定了专业和本科对口院校,中途无法更换。
实在学不下去想放弃?也可以。但是一旦转学或转专业,就不再享受,中本贯通班相关待遇,并且一经转出,不得再转回中本贯通班。
其次,中本贯通的“本科直升”虽然听上去诱人,但对接的本科高校层次有限。以广州为例,试点的两所院校全部都是普通本科,尚无高层次院校参与。
对于那些初中考出高分、原本具备冲击名校潜力的学生来说,意味着放弃了更多的可能性。
归根到底,中本贯通的培养机制,实际上选择面窄、回旋余地小,是一种对“确定性”的妥协。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一种保底式的折中选择。
这种稳定至上的心态,并非只出现在中考。放眼今年的高考,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在做出类似选择:
在内蒙古,清华法学专业(提前批)的分数线被华东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赶超;
上海海关学院的分数线在江苏一骑绝尘,海关管理专业毕业生公务员考试通过率超80%的惊人数据让考生不再介意它是“双非";
江西多名高分考生因分数仅够清北冷门专业,转投复旦、上交热门专业。
“什么专业更好就业”,正在取代“什么学校名头更响”,成为择校的关键因素考量。
确定性,正在成为中国家庭教育决策的关键词。
智联招聘发布《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指出,2024届求职毕业生中,51%认为“稳定最重要”,比例仅次于“薪酬福利”(71.2%)。与去年相比,认为“稳定最重要”的比例提升10个百分点。
当求稳成为优先考虑,整个教育生态从“阶层跃迁”转向“风险规避”。
时代真的变了!
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笼罩全球,地缘冲突此起彼伏,通缩压力如影随形,普通人如何在这场风暴中守护钱袋子?
我们有份“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为你解读宏观、经济、政策、楼市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动向,199元/年,全年48期,帮助大家看清趋势,直达本质的财富信号。
最近恰逢智谷趋势12周年庆!为回馈各位读者朋友,现在订阅,我们还将加赠——
1、《5节宏观分析框架课(音频)》
2、1场《下半年市场展望闭门分享》
扫码入圈,看清趋势,消除迷茫,仅限50个名额。
参考资料:
1.三联生活周刊 700分读中专,中考直通本科成了“普娃”的最好出路?
2.广州广播电视台 中考700分读中职,广州考生直言:我们三年之后见分晓!
3.信息时报 广州中考716分高分学子为何选择读中职?考生家长回应
1、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色底蕴与新兴产业融合 解码革命老区的振兴路
2、茅台唯一“百元级”酱酒停产?回应:老款白瓶台源酒停产,新品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