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30 10:09 作者:足下
机器人读博士“能武”更要“能文”
证券时报记者 安宇飞
全国首个机器人博士生出现了。7月27日,当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把红色的录取通知书交到人形机器人“学霸01”手中的那一刻,这个肌腱仿生机器人正式成为了上戏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全日制博士新生,将开启四年的学术生涯。
在许多人眼中,机器人“能武”即可,像此前机器人跑马拉松就是一场检验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传感技术、能源续航、环境适应能力的“大练兵”,当这些能力足够成熟,机器人就能够胜任工业制造、医疗、家务等多场景的工作。而这次去上戏读博士的“学霸01”,其前身就是在机器人马拉松赛事上斩获季军的“行者二号”。
为何人形机器人还需要“能文”,读博士能给它带来什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教授在入学仪式现场点破关键:机器人具备快速学习能力,这对以后的学科教育有重要影响,要培养“学霸01”去理解人、理解场景、理解艺术专业。在上戏,大量的学生上表演课程、进行表演练习所产生的表情和动作,对机器人来说都是“理解人”的数据宝库。
实际上,“理解人”已经成为机器人产业的新命题,未来的机器人不仅要“能动”,更要“能懂”,只有增强对人类行为的理解能力,才能更好地在更多有人的场景下进行工作。比如在零售领域,“懂人”的机器人可以通过分析顾客驻留轨迹和视线焦点判断顾客购物倾向,推荐合适的产品。在养老领域,更“懂人”的机器人通过表情等可以判断出老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在教育领域,机器人也需要更“懂人”才能避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目前,机器人距离大规模走进零售店、养老院和校园仍有一定距离,工业制造会是率先大规模应用机器人的场景,所以解决机器人精密运动控制的技术难题是当前的重点内容。但是机器人行业终将从“机械性能突破期”走向“人机交互跃升期”。面向未来,当机器人在运动控制领域突破瓶颈,对人类的理解能力将成为限制机器人走进更多应用场景的新瓶颈,提前进行研究和训练,就是为行业的未来增长提前储备动能。
1、武汉大学应当撤销对肖某某的原处分,并且道歉,武汉大学 肖遥
3、金牌+1!陈艺文/陈佳夺得世锦赛女子双人三米板冠军,陈艺文没参加三米板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