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收租49.12亿港元,恒隆集团有信心今年实现微增长,恒隆集团简介
(文/解红娟 编辑/张广凯)
“公司有信心今年实现微增长,但要看第三第四季度的情况。”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行政总裁卢韦柏在2025年度中期业绩会上说道。
恒隆集团将收入下滑归因于物业销售收入下跌。报告期内,恒隆集团实现物业销售收入1.61亿港元,同比下跌87%,其中,内地物业销售收入0.1亿港元,同比下跌60%;香港物业销售收入1.51亿港元,同比下跌87%。
相较之下,酒店业务虽占比不大但表现亮眼,报告期内,恒隆集团酒店收入为1.29亿港元,同比上升84%。
公告显示,恒隆集团酒店收入均来自于内地,旗下持有沈阳康莱德酒店、昆明君悦酒店两个酒店项目,前者上半年实现收入0.62亿元,同比减少3%;后者于2024年8月开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0.57亿元。
就内地市场商场部分来看,上海恒隆广场仍是恒隆集团的“业绩担当”,期内实现收入8.22亿元,远超收入5.97亿元的上海恒隆广场、2.45亿元的无锡恒隆广场、1.62亿元的昆明恒隆广场和1.59亿元的大连恒隆广场和济南恒隆广场。
与之相对,沈阳市府恒隆广场表现最差,收入同比减少37%;武汉恒隆广场则以同比减少36%微弱差距排名倒数第二;天津恒隆广场则以收入同比减少2%的成绩位列倒数第三,虽未陷入大幅下滑,但也位列业绩增长的“尾部”阵营。
具体来看,上海恒隆广场、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昆明恒隆广场、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武汉恒隆广场期末出租率全部下滑,导致其收入同比分别减少7%、2%、4%、2%、2%。
以上海恒隆广场举例,恒隆集团直言,报告期内,上海持续面对办公楼供应过剩挑战和市场租金下行压力,受市场挑战持续及当地市场维持疲弱导致单位租金下调影响,上海恒隆广场两座甲级办公楼的收入合计下跌7%。截至报告期末,租出率下滑六个百分点至82%。
据戴德梁行预计,下半年上海甲级写字楼市场供应压力依然巨大。预计三四季度将有约百万方新增供应涌入市场,徐汇滨江供应量达25万方,浦东前滩、长宁核心及普陀等区域也均超过10万方。在此背景下,区域竞争将愈发激烈,租金下行压力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恒隆集团与百大集团签订了为期20年的营运租赁合同,租用杭州百货大楼的南北两座大楼。若该交易获得百大集团股东批准,杭州恒隆广场将新增约42,000平方米的零售面积,较现有规模提升40%。
“这个交易不单单是把商场的体量增加40%。”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行政总裁卢韦柏表示,更重要的是,商场在主干道的外立面会从90米增加到290米,令商场的整体氛围有很大的提升,是绝对的优势。相应地,杭州恒隆广场未来的收益和回报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杭州恒隆广场为高端商业综合项目,包括一座购物中心、五幢甲级办公楼及豪华的杭州文华东方酒店。项目于2025年7月取得竣工证明书,酒店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开业,项目其余部分则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起分阶段落成。
“杭州恒隆广场商场预计会在2026年年中开幕,目前预租率达81%。”卢韦柏补充道。
1、坐标上海,真的有非常多人去济州岛旅游,才搞清楚济州岛吸引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