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达成贸易协议,韩国“放大招”: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
随着美方8月1日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将至,迟迟未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韩国祭出“大招”。
虽然韩方上周未能如愿和贝森特会晤,但此前已经抵达美国的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官和美方举行了磋商。
据报道,金正官25日会见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时,向美方介绍了以“MASGA”为核心的韩美造船合作构想。卢特尼克对此表示满意,并作出较为积极的反应。
对于试图重振美国造船业的特朗普政府而言,韩国的这一提议正合心意。
美国在全球造船业的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中国、日本和韩国。据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援引克拉克森(Clarksons)数据,2024 年中韩日造船完工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 51.99%、26.78% 和 11.67%。
美国一方面试图打压中国造船业,出台剑指中国船只的所谓港口“服务费”政策,一方面寻求与日韩相关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今年4月和韩国进行贸易谈判时,特朗普就有意将造船业纳入美韩贸易协议。时任韩国代总理的韩德洙4月14日表示:“韩美决定在造船、液化天然气、改善和恢复贸易平衡等三大领域加强合作,为两国之间的持续探讨形成了友好的势头。”
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致日本首相石破茂、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信件,宣布美国将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和韩国输美产品征收25%的关税。
此后,韩国和美国的贸易谈判一直没有取得进展,韩国希望美国能够完全豁免或减少对韩国的“对等关税”以及对钢铁和汽车等特定行业的关税,但双方在农业和畜牧业领域存在很大分歧。
如果在农产品进口方面对美作出让步,可能让韩国政府承担政治风险。此前,开放牛肉市场就曾引发韩国全国性抗议,而开放大米进口可能面临更大的阻力。
上周,特朗普宣布美国和日本达成一项“规模庞大的协议”,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向美国支付15%的关税。
据报道,韩国在和美国的谈判中同样以15%的关税税率为目标,并且也计划效仿日本“投资换关税”。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凯瑟琳·吴(Kathleen Oh)上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日本的贸易协议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设下了“很高的门槛”,韩国可能需要加大新的投资安排力度,包括提高农业和能源产品进口,并扩大市场准入,“就像日本那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该不该允许外卖骑手进高校?校园外卖的“最后一公里”卡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