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欧盟对中国的三重定位,就像同时亮起了红黄绿灯……,欧盟对中国的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中美关系走入深水区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但对中欧关系缺乏相应的准备。在拜登时代,美欧合流容易想象,但在特朗普时代,美欧关系紧张,欧洲难道不应该向中国靠拢才对吗?然而这并没有发生。
这相当于明明白白给中国提了个醒,对欧洲的幻想可以破灭了。
7月24日,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以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北京出席第25届中欧峰会。REUTERS
“新三国”时代:中欧关系怎么了?
欧洲理事会主席(可粗略看做欧盟“国家元首”)科斯塔是橡皮图章,欧盟委员会主席(可粗略看做欧盟“政府首脑”)冯德莱恩、欧盟外交专员卡拉斯、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固然亲美,但欧盟大政方向并不单纯由几个人决定。这几个人也是欧盟内部经过竞争和利益平衡才胜出的,他们代表的应该是欧盟利益。
在三国演义里,蜀国由于诸葛亮、五虎将而备受人们的喜爱,曹操及其大军是邪恶的象征,孙权和周瑜则是逐小利而忘大义的鼠辈。这是文学作品带来的刻板印象,现实要更复杂也更干巴巴一些。在美中欧里,魏蜀吴分别是谁呢?
在美国视角里,实力和态势是割裂的。美国实力最强大,但在态势上是受魏国逼迫和蜀国挖墙脚的吴国。中国在实力上还只是第二的吴国,但在侵略性上堪比魏国。欧洲无论是实力还是态势,都是弱小的蜀国,还没有蜀国的智慧和能打。
在中美大竞争的当下,双方都在争取欧洲,欧洲认为这是机会。问题是,中国希望拉上欧洲对抗美国,美国希望拉上欧洲对抗中国,而欧洲呢?
欧洲本以为可以吃完中国吃美国、吃完美国吃中国,突然发现两头受挤、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在中国对中欧关系突然走入深水区缺乏心理和物质准备的同时,欧洲对美欧关系突然走向深水区同样缺乏心理和物质准备。
还有一些介于“农业欧洲”和“工业欧洲”之间的国家,比如法国,一方面有空客、雷诺、道达尔等,另一方面是酒类、香水和化妆品、奶酪、食品出口大国;荷兰有飞利浦和壳牌石油,但奶酪、花卉和球茎也是出口大国,荷兰的金融和服务也很厉害,有KPMG、ING等。
欧洲奉行福利主义,通过财富再分配提高下层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和幸福感。这样的社会经济生态一方面抑制创业和发明,另一方面需要少数高税收产业供养全社会。这是手停口停的社会经济生态,所以欧洲对涉及经济基础的“侵略性”特别敏感。
在欧洲尚处于科技前沿而科技发展相对缓慢的年代,这样的体制问题不大。但在科技发展迅速、甚至跃进的当下,欧洲跟不上趟了,原有体制有崩盘危险。这正是欧盟当前的焦虑所在。
1、东莞疾控提醒,这些区域存在疫情传播风险→,东莞出现疫情区域
2、调拨4.3万件救灾物资,国家防减救灾委针对京冀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
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科大讯飞携5款AI录音笔新品重磅亮相,ai录音笔.科大讯飞录音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