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国产算力出海元年开启,chai算力

时间:2025-08-01 02:41 作者:独孤弯月

国产算力出海元年开启,chai算力

黄仁勋前段时间访华时曾表示:“华为AI芯片取代英伟达只是时间问题。”彼时,这话多被解读为对老对手的客套。但在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昇腾384超节点的亮相则宣告:国产算力的时代,或许真的来了。随着中国算力芯片与大规模集群技术的突破,国产算力出海的时机已成熟。

01

国产算力补齐短板

长期以来,国产算力的发展受限于单芯片算力不足与大规模集群技术瓶颈。而如今,这两大短板已被攻克,华为、沐曦等企业的突破尤为亮眼。

据了解,超节点(Super Pod)最早是由英伟达提出的“超级算力集群”概念,简单理解是将一台或几台高性能AI服务器作为一个“节点”,通过高速互联网络技术将多个节点“连接”成一整个规模更大、性能更强的“超级计算节点”,专门用来应对消耗算力最多、最复杂的AI大模型计算任务。连接的“节点”越多,规模越大,越考验厂商的技术水平,超节点目前就代表了算力芯片厂商最强的技术资源储备。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便是这一领域的创新代表。它由12个计算柜与4个总线柜构成,实现了业界最大规模的384卡高速总线互联——通过MatrixLink高速网络,将384颗昇腾NPU与192颗鲲鹏CPU全对等互联,形成单节点“超级AI服务器”。同时,超节点内任意两个AI处理器之间通信带宽相较于传统架构提升15倍,有效解决了传统服务器跨机带宽低的问题,使集群内数据传输更加高效。

从算力规模来看,CloudMatrix 384单集群算力已经达到300 PFlops。去年,英伟达推出了类似的集群系统,搭载72个Blackwell GPU,包括B100、B200及GB200三种型号。根据双方公开测试数据,华为昇腾384超节点的总算力达到300PFLOPs,而英伟达系统的整体算力仅为180PFLOPs。这意味着华为的性能是英伟达的1.7倍。

此外,在拓展能力方面,通过高速网络交换机组成384卡超节点,纵向扩展能力强大;参数面交换机最大支持 16 万卡集群规模,横向扩展能力也十分出色。可将 432 个超节点级联成最高 16 万卡的超大集群,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模型演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推理能力方面,昇腾 384 超节点同样表现出色。其单卡推理吞吐量跃升到 2300Tokens/s,能快速对输入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给出推理结果。并且它还能更好地支持混合专家 MoE 大模型的推理,可以实现 “一卡一专家”,一个超节点可以支持 384 个专家并行推理,极大提升了效率。

不止华为,其他厂商也在加速突破。

沐曦发布的全新一代通用 GPU 产品 “曦云 C600”,基于自主知识产权核心 GPU IP,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其大容量显存配合多精度混合算力,可为数字经济提供安全可控的算力支撑。目前,沐曦的产品线涵盖芯片、板卡、服务器及多形态超节点乃至千卡集群,已形成从底层硬件到数据中心部署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其还联合上百家合作伙伴构建起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系统集成到数据中心的完整产业生态,并推出40余款标准机架式服务器(适配AI训练、推理及通用计算等场景的不同规模算力需求)、近10款工作站/一体机(针对科研、设计领域优化,支持快速部署),并创新出光互连超节点(16-64xGPU)、耀龙3D Mesh超节点(32/64xGPU)等多种超节点形态。

恒为科技则联合算能发布了行业首个国产TPU正交架构超节点——AS9000系列正交架构128 AI超节点。通过计算节点与交换节点正交耦合技术,它创新性消除了内部线缆连接,突破传统架构物理限制,实现超高密度算力整合与超大容量Scale Up扩展能力,显著降低AI芯片间通信时延,助力推理效能跃升。同时,该产品在硬件层面深度集成国产CPU与算能TPU芯片,采用风液混合散热方案(核心算力模块液冷高效降温),为持续高性能输出提供保障。

不难看出,国产 AI 算力已突破大规模集群技术,不仅能提供强大算力支持,更初步具备了大模型训练能力。

02

国产算力开始出海

随着技术短板补齐,国产算力出海“万事俱备”,政策与企业的双重推动让 “东风” 渐起。

中国明确提出“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强调通过技术共享弥合全球智能鸿沟,尤其关注全球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需求。这一主张超越传统地缘竞争逻辑,将技术合作提升至人类共同发展高度。与技术封锁模式不同,中国以“开源生态+标准协同”重构合作范式:推动DeepSeek等大模型开源以降低技术门槛;主导建立“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促进跨国技术转移;计划在东盟、中东建设10个以上AI联合实验室,形成本地化技术赋能节点。

政策之外,企业的出海行动已率先落地。今年以来,飞腾加速推进“通算+智算”双轮驱动战略,计划“十五五”期间分“两步走”推动国产芯片出海:2026-2028年采用“陪同式出海”,借助客户海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国产芯片深度嵌入整体解决方案;2029年后依托中国电子集团全球资源,发挥飞腾CPU生态兼容性优势,实现“主动式出海”,全面进军国际市场。飞腾首席科学家窦强表示,未来将借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上合组织数字合作机制,让中国算力底座服务全球。

此外,今年5月,马来西亚数字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宣布,马来西亚正式启动国家级AI基础设施战略,成为东南亚首个构建主权全自主全栈AI生态系统的国家。该项目计划依托中国AI芯片和开源的DeepSeek大模型,这也是中国AI芯片首次在海外进行规模化部署。不过这一计划引发了美国的关注,美国白宫人工智能顾问萨克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正如我早已警告的,中国的完整AI体系已经出现。”随后张念群的办公室人员在回应媒体询问时表示,将撤回她的相关言论,且不作任何解释。目前,尚不清楚该项目是否会按原计划推进,中国相关AI芯片公司也表示尚未在马来西亚销售芯片,当地政府也未采购相关设备。

03

国产算力出海的优势

中国算力出海的优势,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源于模式与产业链的独特竞争力。

其一,全栈式解决方案能力日益成熟。随着年初 DeepSeek 大模型的火爆,国产算力芯片实现大规模适配;在开源社区中,中国力量已成为人工智能和开源大模型的关键参与者。中国推动的技术输出并非简单设备出口,而是构建"可复制的技术生态"。通过输出包括算法优化、人才培养在内的整套解决方案,帮助当地建立起从数据采集到模型训练的完整能力。这种"授人以渔"的模式正在强大的示范效应为中国AI技术开辟出更广阔的出海通道。不过,英伟达也在采用类似模式争夺市场,如越南已与英伟达签署协议,合作建设 AI 研发中心和数据中心,竞争已然加剧。

其二,全产业链优势支撑场景落地。中国具备 AI 全产业链工业基础,在垂直领域应用与端侧 + Agent 落地方面先天占优。通过全套解决方案推广,能更精准满足市场需求:2C 端,阿里首发的夸克 AI 眼镜、年初 CES 展上亮相的 AI 玩具原型机已进入销售阶段,有望成为商业化新突破口;2B 端,“开箱即用 + 高度定制化” 的一体机仍是行业标配,适配金融、制造等多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国产产品已开始大规模出货。为此,阶跃星辰联合 10 家芯片厂商、算力平台成立 “模芯生态创新联盟”,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协同。

04

中国AI开启出海时代具有重大意义

国产算力出海不仅是企业的市场行为,更对国家技术发展、全球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第一,验证国产技术,减少对西方依赖。长期以来,中国在高端算力领域依赖英伟达等海外厂商,芯片架构、集群技术等核心环节受限于人。而华为昇腾 384 超节点算力超越英伟达同类产品、沐曦实现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等突破,证明国产技术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第二,争夺标准制定权,如推动中国的AI伦理框架成为国际规则。全球 AI 治理正处于规则形成期,西方部分国家以 “安全” 为由推行技术封锁,试图主导单一标准。中国通过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建设金砖国家 AI 合作中心等行动,推动 “技术共享、包容发展” 的治理理念。例如,中国主导的 “AI 伦理框架” 强调 “发展权优先”,更符合发展中国家需求,若能成为国际规则参考,将打破西方主导的治理垄断,为全球南方国家争取更多话语权。

第三,开辟增量市场,减轻内卷压力。国内算力市场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利润率承压。而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的 AI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 —— 据测算,未来 5 年全球南方国家 AI 算力需求年均增速将达 35%,远超发达国家的 18%。飞腾的 “陪同式出海”“主动式出海” 计划,正是瞄准这一增量市场。通过海外布局,企业可获得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第四,推广中国模式,增强国家影响。与西方 “技术封锁 + 垄断溢价” 模式不同,中国 “开源生态 + 本地化赋能” 的合作模式更易获得发展中国家认可。例如,DeepSeek 开源让中小国家无需高额投入即可部署大模型,东盟 AI 联合实验室将培养数千名本地 AI 人才。这种 “不附加政治条件” 的技术共享,正在重塑国际社会对中国技术的认知。

第五,构建离岸数据资源池,反哺国内模型训练。AI 大模型训练依赖海量、多样化数据,而国内数据在地域、文化、语言覆盖上存在局限。通过海外 AI 联合实验室、数据中心等节点,中国可构建覆盖多语种(如东南亚语、阿拉伯语)、多场景(如中东金融、非洲农业)的离岸数据资源池。这种 “数据反哺” 将加速国产大模型的全球化适配,形成 “出海 - 数据积累 - 模型升级 - 再出海” 的正向循环。

国产算力的“大航海时代” 已然开启。从技术突破到模式创新,从政策推动到企业实践,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 AI 竞争与合作。这不仅是算力的出海,更是技术自信、发展理念与国际责任的出海 —— 未来,当全球更多角落的 AI 设备跳动着 “中国芯”,一个更普惠、更均衡的全球智能时代或将加速到来。

Top

1、旅客身携“34掌”进境,被皇岗海关查获

2、城市集中供冷,行不行?,城市集中供热的优点和缺点

3、东西问·汉学家丨法国汉学家白志敏:我为何着迷于中法之谊缘起时?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FCH/detail/gxhdhq.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独孤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