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6 16:46 作者:紧张人生
扬之:日本遭受了两颗核弹,为何对二战的忏悔和反思却远不及德国?,日本核弹炸了几颗
80年前的今天,上午8点15分,美国在日本广岛市投下第一颗原子弹。16小时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再次敦促日本投降,否则将“迎来前所未见的毁灭之雨”。
8月8日晚,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抛开《苏日中立条约》向日本宣战,并在9日午夜刚过向日本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发动全线进攻。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笔者对那段历史进行再次梳理,特别对德日这两个战败国对战争罪行的不同反思作了比较和分析,发现并关注到了以前忽略的一些历史细节,特写此文以飨读者。
“宫城事件”
日本军政两界中也有不少人希望继续战争,或至少达成能保全天皇制的有条件投降。但面对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民众的苦难,裕仁天皇在1945年8月14日破例亲自站到了台前。他在御前会议上表示愿意接受盟军条件,结束战争。这番话成为历史的转折点,令许多日本帝国军人为之震惊。
叛乱者控制皇宫后,畑中等人弄清了《终战诏书》录音已经完成的事实。为了找到天皇的录音胶盘,畑中、古贺等人决定继续守住皇宫,并命令近卫兵对宫内省展开搜索。但由于近卫师团平日驻守在皇宫外围,对宫城内部缺乏了解,因此搜索进展缓慢,一时没找到录音盘的藏匿处。
8月15日凌晨,东部军管区司令官田中静壹大将成功进入皇宫,迫使叛军投降,终结了这场政变。畑中被捕前还与一位同谋一起沿着皇宫四周散发号召继续抵抗的传单,最终在二重桥和坂下门之间的草坪上切腹自尽。
阿南惟几的遗书
1944年,深陷战争泥潭的纳粹德国已显颓势,尽管宣传机器仍在鼓噪,但败局渐明。在这“至暗时刻”,一个以高级军官为核心的抵抗运动正在计划推翻希特勒的专制政权,他们的行动代号为"女武神计划”(Unternahmen Walküre)。
该名取自北欧古老神话中的“女武神”,她负责引领战死者之灵魂前往英灵殿,以让他们为了参加末日之战(诸神之黄昏)做准备。
以施陶芬贝格上校(Claus von Stauffenberg)、冯·特雷斯科少将(Henning von Tresckow)和奥尔布里希特上将(Friedrich Olbricht)为核心的军官团队,自1943年起巧妙地利用这套业已存在的应急机制,并将其改造为政变计划的一部分。
1944年7月15日,施陶芬贝格(左一)与希特勒和德军总参谋长凯特尔在一起。摄于拉斯滕堡的希特勒大本营“狼穴”
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在东普鲁士“狼穴”大本营的作战会议室安放炸弹,实施关键一击。然而刺杀失败,希特勒仅受轻伤。尽管如此,抵抗者在迟疑之后仍启动"女武神计划",调动驻防军控制柏林及其他要地,逮捕纳粹高官,试图夺取政权。
1、法媒:巴黎球员们周三归队开始夏训,只有一周时间备战欧洲超级杯,巴黎俱乐部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