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年入687亿,非洲一哥要IPO了,非洲一哥二哥

时间:2025-07-30 05:40 作者:懒人同行

年入687亿,非洲一哥要IPO了,非洲一哥二哥



非洲一哥,也来港交所凑热闹。

作者 |笔锋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非洲一哥,也来港交所凑热闹。

近日,彭博社一则消息震动资本市场:“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被曝正与顾问商讨赴港二次上市计划,目标融资规模约为10亿美元(约合71.85亿元人民币)。虽上市时间未定,且最终方案存在不确定性,但一旦落地,这将成为继其2019年登陆科创板之后的又一次资本动作。

几乎同时,脱离华为近5年的荣耀,刚刚踏入IPO辅导第二阶段,朝着A股“AI终端第一股”的目标稳步推进。两家中国手机厂商,在2025年盛夏不约而同地叩响资本市场大门,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径,一家扎根非洲苦练本地化功夫,一家押注AI豪赌百亿美元转型。

传音的非洲版图,曾令对手窒息。如果你去过非洲,大概率会被一个场景震撼:路边摊、手机店、甚至杂货铺里,摆得最多的手机不是苹果三星,而是印着“TECNO”或“itel”标志的设备。这些手机背后,都站着同一家中国公司——传音。2024年,它横扫非洲40%市场份额,巴基斯坦超40%,孟加拉国29.2%,全球出货量2亿部,稳坐行业第三

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里,曾走出无数草莽英雄。2006年,当竺兆江带着波导的海外经验创立传音时,没人想到这家小公司能在非洲缔造40%的智能手机市占率神话。

传音的故事始于华强北,成于撒哈拉。

二十年前的华强北,曾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的天下,彼时中国手机市场深陷“山寨机”混战,专利滞后,渠道混乱。曾在波导深耕海外销售近十年的70后竺兆江,在山寨生态中摸爬滚打多年之后,看尽了功能机时代的黄金与没落,传音敏锐地意识到,与其在国内红海里内卷,不如将目光转向还处于功能机时代、竞争稀薄的非洲大陆。于是,一场彻底摆脱“中国低端制造”标签的逆袭开始了。

这种“逆逻辑”的市场选择,在当时看几乎像一种逃避,但他赌对了。彼时的非洲,手机渗透率不到20%,基础通讯设施匮乏,主流品牌对非洲市场的重视程度极低,而竺兆江带着从华强北延续下来的“快速组装+极致适配”能力,直接对准了功能性空白。

它的杀手锏朴实却致命,相比于传统品牌强调性能配置,传音并未简单复制国内手机打法,而是在非洲打出了“场景适配”的打法:为深肤色优化的拍照算法、适应多运营商环境的四卡四待、应对高温多尘的防汗防尘设计。这些在外企看来极其琐碎的动作,成为传音在非洲真正“站住脚”的关键。

几年下来,传音控股旗下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横扫非洲,覆盖了从百元级功能机到中低端智能机的全价位段,渠道深度下沉至街头小店和农村集市,以至于不少消费者误以为这是非洲本地品牌,甚至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地,它早已成为大众认知中的“国民手机”。

而2017年之后,传音的出货量开始持续攀升,全面超越三星,牢牢占据非洲第一。根据IDC数据,至2024年,传音在非洲市场的智能机出货份额达47%,持续稳居第一,领先于三星和小米。在更大范围的全球市场,传音同年出货量接近2亿台,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4%,位列全球第三。

在非洲,其智能手机市占率一度超过40%,而功能机市占率更高。2024年公司营收687.43亿元,非洲市场为其贡献了约227亿元营收,毛利率高达28.6%,成为稳固的现金牛与增长来源。

在资本市场,传音的“非洲故事”一度被认为是出海标杆。2019年,其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暴涨逾60%,迅速被包装为“非洲小华为”。如今,港股二次上市的传闻,更像是它对资本市场的“再试探”

表面看是资本市场的试探,实则暗含更深层的战略焦虑。

科创板上市后,传音曾凭借“非洲手机之王”的光环,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完成对非洲手机霸主地位的阶段性兑现。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却暴露出隐忧,营收同比下滑25.45%,净利润暴跌69.87%。

这一数据背后,是非洲市场增速放缓竞争对手的围剿。Canalys数据显示,传音在非洲的市场份额已从47%降至42%,三星、小米等品牌正通过差异化策略蚕食其领地。三星以高端机型抢占城市精英用户,小米则凭借电商模式和性价比优势,在二三线市场快速渗透。

更严峻的是,传音赖以生存的“深肤色拍照优化”技术壁垒正在消解,主流品牌已通过AI算法实现类似功能,而卫星通信、三折叠屏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周期长、回报慢,短期内难以形成护城河。

面对市场变局,传音试图通过新业务布局寻找突破口。电摩业务悄然进入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瞄准非洲交通痛点。首款三折叠屏手机的推出,则试图以差异化设计冲击高端市场。然而,这些举措仍难掩盖核心业务的疲态。传音2024年印度市场占有率仅5.7%,远低于小米、三星的15%以上,全球化扩张的天花板逐渐显现。

也正是在这一关键节点,传音被曝正在与顾问接洽,筹划在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募资规模或达10亿美元。消息披露后,并未激起市场热烈反应,一方面因为交易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尚无明确时间表和执行计划,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场对于其新一轮融资背后的成长逻辑仍存在观望。

如果这一尝试最终未能落地,不仅无法实现融资预期,还可能反向加深市场对其成长乏力的判断。

手机厂商扎堆IPO。

6月26日,脱离华为近五年的荣耀终端在深圳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计划通过三阶段推进于2026年初登陆A股,剑指“AI终端生态第一股”的称号。几乎同一时间,有“非洲手机之王”之称的传音控股被曝正筹划赴港二次上市,拟募资10亿美元以应对日益焦灼的新兴市场争夺战。

这两家路径迥异却同样背负转型压力的企业,在行业增速放缓的阴影下,却几乎在同一时间将上市视作破局关键。荣耀需要千亿级资金支撑其五年100亿美元的AI生态豪赌,而传音则急需弹药抵御在非洲市场份额从52%滑落至47%时三星、小米的凶猛攻势。

当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三年停滞在14亿部附近,所有厂商都已被迫进入存量竞争。在功能同质化加剧、价格带下沉、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的背景下,利润空间遭到全面压缩,单靠渠道效率和供应链控制,早已无法维持旧有增长节奏。

2025年一季度,传音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69.87%,创下科创板上市以来最大单季跌幅;荣耀虽未披露具体利润数据,但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已从2024年接近18%的峰值,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以下,甚至一度被挤出前五。

这种挤压,促使企业向两条路径突围。要么如荣耀般押注技术升维,以AI重构终端价值,将战场延伸至机器人、物联网等新场景。要么像传音那样深耕地域纵深,在非洲超5000万辆摩托车电动化浪潮中布局电摩业务,同时研发三折叠屏手机冲击高端市场。

但无论战略路线如何分化,背后的共识是明确的:资金已成为撬动下一阶段增长的核心变量。荣耀的百亿AI投入需要IPO输血,传音连续三年超30%增长的研发费用,也亟待港股募资补充。

传音这家公司,出生于深圳的山寨时代,却没有被山寨所定义。它从非洲最不被重视的市场切入,却没有止步于此。与其说它依赖于某一块市场,不如说它通过不断适配需求、重塑能力边界,在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构建了护城河。

港股市场不缺出海故事,缺的是盈利模型可以长期运转、增长逻辑不依赖单一市场的成熟公司,而这恰恰是传音今天必须重新回答的问题。

Top

1、武汉大学图书馆xing骚扰事件大结局,赢了,但是输了,武汉大学图书馆内部照片

2、​观察者网对话科大讯飞才灏:深聊国产大模型讯飞星火X1升级与应用落地

3、世界最快高铁,为什么开在成渝?,全球最快高铁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FOX/detail/wigidl.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懒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