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关税之后”韩国经济迎来生存之战
参考消息网8月6日报道 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与韩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8月1日发表社论称,“关税之后”打响韩国经济真正的生存之战。
韩国民众扛着美韩国旗 资料图
文章表示,韩美关税谈判达成协议,意味着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另一场战争的序幕已经拉开。根据韩美自由贸易协定,此前韩国对美出口几乎零关税,但今后需要缴纳15%的关税。虽然美国的要求狮子大开口,让“15%的关税”貌似还算宽宏大量,但考虑到韩国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在5%到10%左右,从数学上来说意味着此后出口要开始亏本。特朗普式的交易技巧是先提出对方根本无法接受的数字,然后貌似做出让步并达成妥协,对韩国也不例外。
文章认为,韩国经济的自由贸易时代至此终结。几十年来,韩国企业一直以“适时生产”和“最低价格”为标准,将全世界当成一个巨大工厂。这次关税协议的达成,预示着全球供应链将发生重大转变,今后想销售商品,就必须去到那个国家生产。对于韩国靠出口为生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挑战。韩国的就业岗位也可能因此变得岌岌可危。
因为这次达成的关税协议,韩国企业必须向美国进行天文数字规模的投资。以韩国经济规模而言,确实难以承受。除此之外,还需要追加3500亿美元规模的投资。这会导致国内工作岗位减少,国内投资能力萎缩。如何保护国内产业生态系统,已成为国家层面的课题。
“母工厂”战略值得考虑,即在国内设立掌握核心技术并专注于研发功能的“母工厂”,将海外作为生产中心基地,以此保护产业生态系统。同时,迫切需要对新兴产业给予大胆的政府支持,制定产业政策,以实现现有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应大胆引入此前因“大企业特惠”等政治看法而一直受阻的各种企业支持措施。
当前,全世界正在进行政府与企业一体同心的“政经密切联系”程度的未来竞争。在韩国,政治没有一天不在束缚企业。这样下去,将无法应对特朗普关税之后即将爆发的生存竞争。
韩国《中央日报》网站8月1日发文称,关税谈判暂且“过关”,真正考验才刚开始。
文章称,关税限期前夕,韩美终于达成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7月30日在白宫接见韩国代表团后宣布,“美国与韩国达成全面贸易协议”,并称“韩国将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进口价值10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同时表示对韩商品关税定为15%,韩国对美国产品则免征关税。韩国总统李在明也在社交媒体发文确认“渡过一大难关”。
《中央日报》认为,若将此过度美化为“谈判胜利”,则言之过早。谈判方才开始,真正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后续执行中获取实质利益。俗话说“魔鬼藏于细节”,双方对已达成原则的具体解释仍存分歧。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就称,“韩国对美投资基金收益的90%将归于美国”,若收益分配结构如此设计失衡,韩国企业负担必将加剧。
产业竞争力方面亦存隐忧。韩国汽车原本享受韩美自由贸易协定零关税待遇,此后将与日本汽车一同适用15%关税。另外,在投资1500亿美元重振美国造船业的过程中,韩国高端技术人才与产能有可能要向美国转移。
当然,韩企扩大对美投资是重构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供应链的必然选择。要在全球最大市场保持竞争力,进行本土化投资生产势在必行。问题在于,这样做同时会加剧韩国国内产业空心化问题。还有看法认为,日本经济规模大于韩国,相比之下,韩国被要求进行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数字未免过于庞大。要消化这一冲击,政府必须通过政策支持配套提振企业活力。
延伸阅读
"对等关税"2.0来袭 特朗普"休战"数月后再向全球开战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被推迟数月的“对等关税”又以新的面貌卷土重来。
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10%至41%不等的“对等关税”,并将生效期从8月1日推迟至8月7日。
舆论认为,停顿数月后,白宫按下“重启键”,向全球大部分地区全面征收新关税,意味着特朗普继续迈出以关税重塑全球贸易体系的步伐。
重新调整
根据白宫发布的行政令,此次对部分国家重新设定“对等关税”税率,被明确列及的国家将适用新调整的关税。
总体来看,在关税税率上,相较4月2日“解放日”公布的税率有所降低。
比如,原本最高“对等关税”税率是50%(非洲国家莱索托),如今最高为41%(叙利亚)。
又如,不少东南亚国家的税率被大幅下调,柬埔寨、泰国、菲律宾、印尼降至19%,越南降至20%。
再如,多数国家及地区的税率被定为15%,包括日本、韩国、以色列、土耳其等。其中,日本、韩国之前被设定的税率为24%、25%,在与美国达成协议后享受了折扣。
欧盟国家最初面临20%的“对等关税”,如今也以15%为基准,“多不加少则补”。若商品现行关税低于15%,将补足至15%;高于15%的不再追加。
印度虽降至25%,但降幅很小,仅1个百分点。部分原因在于美国对印度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感到不满。
特朗普与莫迪会面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更被优待,税率从29%降至19%,在南亚国家中最低,显示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有所升温。
白宫称,新税率适用于6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7个欧盟成员国。
时间上也有所宽限。白宫称将在7天内生效,即8月7日生效,而不是最初设定的截止期8月1日。
行政令还指出,未列明的国家将统一征收10%关税。此外,如有国家或地区通过第三地转运方式规避关税,将被征收40%的转运税。
目前,20多个经济体已收到列明关税税率的信函。白宫称,尚未达成协议或收到信函的国家,将在8月1日关税宽限期结束前收到特朗普政府的通知。
变化背后
最新“对等关税”之所以较4月相对“温和”,一方面在于美国已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协议。
截至目前,美国与18个主要贸易伙伴中的三分之二达成贸易协议,包括英国、日本、韩国、印尼、菲律宾、越南、欧盟等。
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也达成共识,同意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另一方面,特朗普已厌倦复杂谈判,更倾向于简化关税措施。
“有200个国家,不可能与所有国家都对话。”特朗普先前说道。
尤其是对于贸易规模和经济体量较小、无助于解决贸易失衡问题的非主要贸易伙伴,比如大部分非洲国家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美国采取统一征收关税模式。
不过,对少数国家而言,调整后的“对等关税”依然很高。
比如叙利亚(41%)、老挝和缅甸(均40%)都面临高关税。
老挝是木材、咖啡和服装出口国,与美国贸易顺差较大。2024年,老挝向美国出口价值逾8亿美元的商品,但从美国购买的商品仅为4040万美元。
缅甸是皮革制品和电子产品出口国,2023年美国对缅甸贸易逆差为5.79亿美元。
同时,一些国家仍希望与美国继续谈判,以达成更理想的协议,包括瑞士和挪威等国。两国此次被分别征收39%、15%“对等关税”。
不再退缩
特朗普自4月2日推出“对等关税”后,一度引发全球市场动荡,美国也遭遇股债汇“三杀”局面。
期间,美国两度推迟实施“对等关税”,先是推迟至7月9日,后又推迟至8月1日,以便与贸易伙伴达成新的关税协议。
此次,在8月1日“大限”来临前,特朗普明确表示不会延期。
美国舆论指出,特朗普竞选时誓言通过关税消除贸易赤字、推动制造业回流、重塑全球贸易体系,新版“对等关税”声明是其推进全球贸易战、兑现竞选承诺的最新举措。
分析人士称,特朗普一度被贴上“TACO”的标签: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但是,最新公布的修订版关税清单表明,关税将继续存在,特朗普仍在认真考虑重置贸易体系和规则。
特朗普一度被贴上“TACO”的标签
经济学家警告,特朗普新版“对等关税”掀起的冲击波将在未来数年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亚洲经济体将造成更大打击。
美国最新关税举措出台后,亚洲主要股市1日均走低,可能创下自4月以来最糟糕的一周。
标普全球1日公布的7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对亚洲未来制造业景气的信心跌至202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被认为制造业复苏前景将受到特朗普政府最新一轮关税的重创。
随着“对等关税”即将落地,以及其他经济体或将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也将自食苦果。美国舆论称,大部分关税成本将由美国企业承担,家具、家电和玩具等进口商品价格将上涨,美国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特朗普对此不以为然。当被问及美国物价会否上涨时,他说:“唯一飙升的‘价格’就是数千亿美元的收入。”
1、英伟达再度深夜发声:我们的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监控软件,英伟达的芯片哪里造的
2、全国首条空芯光纤正式商用!中国移动在深圳点亮“光速”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