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艾利森:很多人分析特朗普对华政策时,常忽视四个基本考量点
【文/格雷厄姆·艾利森,翻译/鲸生】
本周一(7月28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为期两天会晤,将成为中美两国努力稳定这场混乱的、针锋相对的贸易战停火状态的关键一步。更重要的是,这场会议将作为一个风向标,预示着中美两国元首可能在11月初之前举行一场富有成果的峰会。
尽管今年以来的中美关系持续紧张、频繁登上各大新闻头条,但仍有理由相信,本周的会谈将为两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建立更具建设性的关系打下基础。
当地时间7月28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这是会谈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握手。 图自央视新闻
笔者对接下来的局势做出如下预测:当两国元首最终会晤(这可能被称为一次“伟大的再平衡”)时,双方不仅将在贸易问题上宣布取得进展,还将覆盖其他议题,包括在能源和制造业方面的重大投资、中国对芬太尼前体出口的严厉打击、关于TikTok僵局的解决方案、以及中国承诺增加采购美国产品以缩减双边贸易逆差。此外,两国领导人还将在私下里坦率讨论如何合作,以共同遏制台湾当局的挑衅行为。
如果我们再大胆一些,不妨设想这场峰会将宣告开启一种新的中美双边关系——甚至可能称之为“伙伴关系”。
这一点最有力的证据,来自他去年的总统竞选活动。当时,大约81%的受访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而特朗普是所有大选参选人中,唯一一位多次对中国公开表达正面看法的候选人。他在采访、社交媒体发言以及公开演讲中说过:“我爱中国”、“我非常尊敬中国国家领导人”、“我希望中国发展得很好”等话。
第二,特朗普认为,一个强劲增长的美国经济是共和党在2026年11月中期选举中获胜的关键,而选举胜利又是他实现其它所有政治目标的前提。他同时也相信,与中国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是保持美国经济繁荣增长的前提条件。
在今年4月的贸易战中率先“眨眼”后,特朗普政府被曝考虑从缅甸获取稀土供应,图为近年来中国从缅甸进口的稀土氧化物数额 单位:公吨
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已经得出结论:中美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如此之深,供应链如此交织,在他的任期内根本无法“脱钩”。事实上,他们很清楚,即便发起一场全国性运动来打造独立供应链,在大多数领域也需要耗时十年甚至更久。因此,许多重要的美国和国际商界领袖都认识到,除某些涉及军事领域的产品外,特朗普通过扰乱中美贸易来实现“对华脱钩”或大幅“去风险”等说法,基本只是政治上的空谈。
第三,特朗普将自己视为“首席交易大师”。在考虑其政治遗产时,他渴望被铭记为一名“伟大的和平缔造者”。若要实现这一目标,他必须与中国达成一项确立建设性关系的协议。在乌克兰冲突与加沙冲突的停火前景暗淡之际,打造一个“太平洋和平”(Pax Pacifica)格局或许是他面临的最现实机会。
第四,特朗普对台湾问题的看法,比二战以来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更接近中国的立场。
(原文发布在美国“外交政策”评论网站,原标题:“这会是中美友谊的开始吗?”译文有删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观察者网意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1、上海诺瓦聚变已完成天使轮,金额超5亿元,上海诺瓦科技有限公司
3、现在不要买电车,如果固态电池三年后能普及,现在的电车当废铁卖二手车商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