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才6.6,她被严重低估

时间:2025-07-27 23:52 作者:街角的风车

才6.6,她被严重低估

虽沧海桑田,兰若寺随着朝代更迭几番变化,井、树、池都见证了中国人自拟的神怪传说中蕴含的向往与悲欢。

作者|王重阳lp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先说结论:

综合坊间较为一致的观点,《聊斋:兰若寺》这种单元式串联又各自独立的故事确实与追光动画以往作品不同,在叙事观感上让一些观众有些不太适应。另外结尾处理得略显潦草。

全片五个章节小故事的触点不同,各有特色。

第一个故事《崂山道士》可视为本片的“开胃菜”,从《聂小倩》开始渐入佳境,到最后一个《鲁公女》收官。五个故事风格迥异,且细节用心。对于国漫迷来说,你永远可以相信追光动画的锻造品质,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在夸这部作品之前,还是先说一下问题——

既然是单元故事,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切口,《聊斋:兰若寺》的切口是书生蒲松龄(卢力峰 配音)夜宿兰若寺,被井中蛤蟆精灵蟾上人(林强 配音)与乌龟精玄龟子(张赫 配音)拖入井底,二怪要蒲松龄评判自己讲的故事谁更好,接着进入主题。随后蒲松龄自己也讲了一个故事,秒杀二怪,羞恼之下二怪将他扔出井外,此时天已破晓,蒲松龄经过寺中每一处景致,井口、苍树、池塘等应和着前述几个故事里的场景。

当观众还没有回过味时,影片在二手玫瑰的《命运》中结束。

总体感觉正如社交平台上的多数意见所述:

它的观众定位群体不清晰。

但有一说一,蒲松龄原著《聊斋志异》本身也是一部志怪大杂烩,各个年龄段的人对其评价喜好的程度也不同。当然,或许这也是追光动画创作时忽略的因素,这就赋予了《聊斋:兰若寺》一种奇妙的观感——

它是一部很不错的动画电影,可以称为“精湛”。

但未必一定要在电影院看。

实际上很多国产电影都有这个问题,尤其在“国漫”这一块,提起“动画”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家长带领”观看,而一些故事主题对孩子来说可能根本看不懂,反而对成年人来说很棒。

就比如《崂山道士》和《莲花公主》,成年人未必见得多喜欢,而《聂小倩》《画皮》和《鲁公女》三篇就能接受。

因此综合看来,《聊斋:兰若寺》风格不统一既是特点,也可能是遗憾。

01

添油加醋,女性角色印象深刻

全片最意外的章节当属《聂小倩》,它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民国初期,战火连连,民不聊生。

想到北平学医的宁采臣(谷江山 配音)眼见北上无门,暂且投宿客栈,夜晚邂逅聂小倩(刘校妤 配音),因其为人正直,小倩不愿加害,告知其女鬼身份。更在燕赤霞(巴赫 配音)帮助下一同对付“姥姥”夜叉(祝敏 配女音、张闻天 配男音)。

随后宁采臣带着小倩骨灰回到故乡生活,两人情投意合,又碍于人鬼殊途,纠结中“姥姥”赶来,遂被燕赤霞留下的法器收服。

基本上除了时代背景外,故事内容遵循原著设定。电影则赋予“法器”推进剧情的作用:

法器认鬼不认人,因此收服“姥姥”后,涌出的恶鬼们也拽住小倩想把她拖入袋中。宁采臣奋力相护,小倩眼见无望,最后一刻与他吻别,不料这一吻让鬼因爱成人,恶鬼们见状回到法器中。此处情节处理得很好,故事先“蓄力”,让二人之间那种欲说还休感在吻别一刻爆发,体现出中国人(传统时代)情感内敛的特征,相“爱”无言处,唯有患难才见真情。

最后,宁采臣带着小倩逃离战火更有妙处——

恶鬼可怕,战乱中的人更可怕。

自《聂小倩》一章开始,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愈发生动,同样基于原著的改编更加深刻,如下一篇《画皮》。

在以往影视剧改编中,《画皮》基本以第三人称视角呈现故事,主人公王生之妻基本都是走过场,当年胡金铨导演的《阴阳法王》(1993年)更让这个人物半道上领了盒饭,影片最后又忽然复生。

此次《聊斋:兰若寺》的《画皮》则以女性视角进入故事,王大郎(杨默 配音)之妻陈氏(谢轶辉 配音)先是远景出现出镜,邻人孩童言语间给予人物温雅之感。接着陈氏下厨,端上早饭,夫妻对坐用“盐放少了”暗合随后的情节:

丈夫对妻子之求(磨镜)充耳不闻,即便路过市集贩镜处也视若无睹。反而陷入女鬼(傅婷云 配音)算计,带其进入偏院。另一边陈氏做好饭菜,按丈夫要求加重了口味,却撞见藏娇的王大郎。二人随后又窥见画皮女鬼的真容,对女鬼食言的丈夫惨死。

女鬼被收服时,画面给到她与陈氏同框,陈氏所见女鬼口中念念,那种感同身受令人唏嘘。出于夫妻情分,陈氏不惜吞下世外高人所措泥丸,一路压抑着被辜负的愤怒委屈回来,一口吐进王大郎胸口。

最后丈夫得活,抱住妻子,挣扎间铜镜掉落在地,观众以为“破镜再难重圆”时,那铜镜竟好好地倒在地上,只剩下陈氏茫然的眼神,以及一句一语双关的“恶心”。

画外解读,则是慑于礼法和规束,“镜”面未碎心已碎。

因此《画皮》一章给人感受最深刻。

至《鲁公女》时,则到了“纯爱”环节——

小书生张于旦(孙路路 配音)对英姿飒爽的鲁瑛(李诗萌 配音)念念不忘,以至于得知亡故后依然在其坟前吟诗哀悼足足数月,不堪其扰的鲁瑛亡魂破坟而出,笑料十足。

随后二人开始“往生任务”,攒够功德方可往生。

过程中鲁瑛也爱上了张于旦,更在分别时说“来世你就是抢也要把我抢回来!”。

不料岁月匆匆而过,两人阴差阳错又是天人两别,张于旦直入黄泉背上鲁瑛而去。

《鲁公女》也在原著基础上强化了男女感情的滋生,结合中式喜剧化的表达与追光动画最擅长的画面设计,在令人唏嘘之余感叹因为爱情迸发出的勇敢。

可以说《聊斋:兰若寺》对几位女性形象的塑造令人赞叹,包括第一章《崂山道士》出场不多的王承之妻(徐佳琦 配音),看似家暴女,实则在丈夫出丑时维护他担心他。《莲花公主》中可爱的公主(橙璃 配音)又萌又猛,独战大黑妖也很有些“武装公主”的感觉。

不过最精彩的依然是后三篇中的女性塑造,毕竟作为成年观众,能懂得追光动画赋予老故事新含义的创作思维。

02

爱意无疆,追光动画仍需鼓励

如上文所言,相信追光动画的作品品质,基于其在《聊斋:兰若寺》中的细节处理。

比如《莲花公主》中“大黑妖”以披甲妖物的灵动飘逸暗合蛇类特有的动作特征。比如《聂小倩》一篇中“姥姥”从人身转变夜叉状的形象刻画,足见创作者从民间传说与佛经乃至寺庙形象里汲取的灵感。比如《画皮》中呈现鬼物披上人皮的质感渐变。比如《鲁公女》中黄泉路上孟婆的凡人身姿与神灵真身的巨大化表现。

追光动画对神怪鬼物的表现一直都令人叹为观止,包括此前的《白蛇》系列与《新神榜》系列,尤以后者,更在互联网上掀起过一阵“法天相地”的讨论。

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依然是对情感的表达——

再说回《画皮》,无论是陈氏的失望还是画皮鬼的绝望,都突显出限于当时的人文环境,女鬼被收服时,不惜魂飞湮灭也要“穿”回人皮的挣扎让人动容,实则此处还有一处细节,即女鬼的执念是找到一个令其安魂的“家”,所以她化作老妪后也无害人之心,杀王大郎更是因为其食言在先。

鬼物对于“家”的卑微诉求,对应陈氏对老公的百依百顺,最后的结果都是失望。

因此才有了“恶心”的神来之笔。

相对正向的《聂小倩》与《鲁公女》则在男女情爱之外,侧写了乱世对百姓的摧残,以及“好人有好报”(鲁瑛张于旦在黄泉路上帮凡人面貌的孟婆推车,故而得到孟婆眷顾,保留鲁瑛的前世记忆,也让张生饮下兰若寺井水恢复年轻容貌)的积极表达。

所以暂时抽离电影之外,讲关于“爱”的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有“被爱”与“相爱”的,不是只有“非此即彼”的仇恨式教育。

即便如《新神榜·杨戬》这种斧劈华山的畅快,也同样存有母子情深和对苍生的大爱。

《聊斋:兰若寺》里的“爱”则可体现出如《莲花公主》那种儿童向的纯真质朴,还有《聂小倩》中内敛含蓄终于爆发的感人,更有《鲁公女》里张生背着鲁瑛在恶海挣扎的义无反顾。

这一切,都被创作者融进一个场景:

兰若寺。

虽沧海桑田,兰若寺随着朝代更迭几番变化,井、树、池都见证了中国人自拟的神怪传说中蕴含的向往与悲欢。

上一次实现这种立意则是《长安三万里》:

眼见歌姬悬于战火残檐之上起舞,以一句“诗在,书在,长安就在”,令所有历史人物跃然而现,观之不禁怆然泪下。

然而,《聊斋:兰若寺》目前某瓣评分依然只有6.6分。

纵观自《白蛇:青蛇劫起》(2021年上映)之后的作品,追光动画取得的市场成绩众说纷纭。尤其是在2024年后,电影市场的反馈有目共睹。

客观地说,以现在市场票房成绩看,《聊斋:兰若寺》的排名不算靠后,但综合日均票房与排片,貌似目前观众更倾向于“强情绪”输出的影片,或干脆是特效大片。它需要简单粗暴的救市产品刺激观众。

可对于追光粉来说,这种市场氛围不见得对作品有益。

对于追光动画来说,其惯于表达的思想与作品观感,同样处于一种微妙的市场氛围里:

人们需要看到更“刺激”的画面和更强烈的情绪,同时也没有偏向更细腻的情感输出,没有放弃对视效的追求。

这种情况下,《聊斋:兰若寺》的境遇犹如落寞的蒲松龄——

走出井外,拂过每一处故事中的景物,然后继续畅游在莫测的世间。

或者,还是用追光动画作品的原话来激励它更好:

“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Top

1、京东何晓冬:不担心具身智能过热,一旦走入C端就会迅速成熟,京东何臻

2、中国驻津巴布韦使馆提醒中资企业和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会见湖南

3、美国务卿:特朗普正对俄“失去耐心”!美国希望延长美俄核武器条约!俄方:“核安全威胁仍然极高”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GZQ/detail/grefhn.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街角的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