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中华五千年的第二个圣人,中国五千年,圣人两个半

时间:2025-08-09 16:19 作者:鹦鹉晒月

中华五千年的第二个圣人,中国五千年,圣人两个半

有一种说法,中华上下五千年,有两个半圣人。

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

我对曾剃头持保留意见,但对孔子和王阳明没有意见。更何况,康德要比曾国藩早出生80年,在哲学思想已经在全球成体系的情况下,你说他半个圣人,圣在哪?

还有一个冷知识,王阳明和达芬奇是同时代的。

王阳明去世60多年后,笛卡尔出生。

西方哲学进入“我思故我在”的现代哲学起点。


然而很显然,王阳明如今并没有得到孔子一样的地位。

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还和常凯申过于推崇王阳明有关。另外,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东乡平八郎的座右铭是:一生伏首拜阳明。

这就让王圣人在中国的地位非常尴尬。

好在近年来,国内的年轻人开始读王阳明。

《明朝那些事儿》里提到龙场悟道,措辞非常的引人入胜: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此一瞬已是永恒。

王阳明的心学,INFP理解起来往往更容易,巧合的是,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也是INFP。

我认为INFP(以及ENFP也有这个潜质)高阶再往上,就是神性,也就是所谓成圣。

INFP一生困在内耗,而内耗的终极破解途径,是和世界融为一体:我就是世界。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那一刹那,我想很多高阶INFP都有同样的感悟,一瞬间的彻悟。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传习录》。

“本吾一体者也”,不就是,“我就是世界”!读到这里,我是跳起来的。我用了几十年才参悟的道理,老王在500年前就写在《传习录》里了。

读王阳明,不要读那些乌七八糟的现代人解读,就去读《传习录》,明代的文言文已经无限接近白话文,理解起来也不复杂。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这里的心中贼,就是欲望、焦虑和犹豫。

读完加缪《西西弗神话》,我们会感悟到,人生就是一场体验。

结果并不重要,推着石头攀登山顶并不是无意义的,体验本身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有人认为只有得不到结果的才去重视体验,这是典型的被欲望裹挟了价值观。人生路很长,这类人还需要很久的时间去领悟生命的价值,当然他们也许穷其一生也无法脱离物欲的追逐。

欲望,是现代人最容易迷失方向的原因。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朱熹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熹讲究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并不强求灭人欲,而是强调人欲与天理共存: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无欲无求,随心所欲。

在面对焦虑和犹豫,钝感力乃至屏蔽力至关重要。王阳明称,“静坐能使心清净收敛,从而向人欲发动攻势,克服自我私欲的产生,通过静坐能顿悟明心见性,得道成真。”

心学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知行合一,自己的行动要和自己所想相对应,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这样自己做任何事的时候,知道自己的目标,就不会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我年少的时候是不屑于读中国传统著作的,但经过常年阅读西方大师作品,尤其是近年系统化的阅读了加缪的《西西弗神话》、《局外人》、《反抗者》、《鼠疫》、《夏天集》、《婚礼集》等作品,再回过头来看中国传统哲学,反而会更容易找到共鸣。


比较有意思的是,《传习录》这类作品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少见,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更多的是体现在史学著作中,历史事件+哲学思想的融合,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殊表达方式。


Top

1、名记:特纳4年1.07亿很合理 若字母走了雄鹿还能把他卖给湖勇等队

2、接受咨询机构“专业访谈”竟惹官司?这些间谍套路不得不防→

3、成都世运会开幕!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世大运会时间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HLP/detail/rxjaoo.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鹦鹉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