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巴西崛起有哪些地理障碍?,巴西地理之最

时间:2025-08-06 04:15 作者:起司面包圈

巴西崛起有哪些地理障碍?,巴西地理之最

为什么巴西至今没有崛起?

因为巴西的国土质量不高,存在很多不利于工业化的地理因素。未来巴西也很难崛起。

从表面上看,巴西国力的数据并不差。国土面积为851.5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五。人口约2.15亿,位居世界第七。2023年GDP总量约2.0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九。

但巴西的实力并不够硬。一个国家要称得上强大,必须有强大的工业。而巴西的工业实力很一般,它是以铁矿、大豆等资源出口为经济支柱的国家。它的工业占GDP比重只有20%,以资源加工(如铁矿开采、炼油)和传统制造业为主。我国的工业占GDP比重为37%。

它不利于工业化的地理因素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适宜居住的平原面积狭小。

巴西的平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五位。但是巴西真正适合人居住的平原面积只有35万平方公里。

它最大的平原为亚马孙平原,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但这里是热带雨林气候,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少。

其次为位于东南部的沿海平原,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这里是巴西的精华地带,人口、工农业主要分布在这里。

另外就是位于西南部的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这里是世界最大的热带湿地,雨季80%会被淹没,旱季则成为草原。所以这里只发展季节性的畜牧业。

平原面积狭小,就导致它的建设成本较高。

第二,发展工业需要的关键矿产不足且布局存在问题。

  现代发展工业最需要三个矿产:煤炭、铁矿和石油。

  巴西的铁矿、石油都很丰富。它的铁矿储量为世界第2位,仅次于澳大利亚。石油也很丰富,储量为世界第15位。

但巴西的煤炭就不怎么样了。

  它主要有以下问题:

  首先,储量小。巴西煤炭探明储量约70亿吨,位居全球排名第10,但可开采量仅30亿吨,主要分布于南部。而面积小得多的德国,煤炭储量也有360亿吨。

其二,质量差。巴西煤炭热值低,每公斤热值约4000至5000千卡。国际优质煤的热值为每公斤6000千卡以上。巴西煤炭灰分和硫含量高,燃烧效率低,污染严重,不适合用于发电或炼钢。

因此,火力发电仅占全国发电量5%。炼钢需要的焦煤90%依赖进口。

其三,开采成本高。多数煤层位于地下300至600米深处,需深井开采,成本远高于露天矿。

巴西煤炭开采成本约 50至70美元/吨,而澳大利亚、印尼露天矿成本仅 20至40美元/吨。

此外,巴西煤矿的地质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塌方,此外部分煤矿位于含水层附近,排水难度大。

这些又增加了开采成本。

巴西的煤炭还和铁矿的地理位置配合不好。

要发展钢铁产业,最理想的情况是:

煤炭、铁矿储量大。埋藏浅,且都是富矿。煤矿和铁矿距离不远。可以通过运河或内河运输,以降低成本。

这些要求其实是很苛刻的。要想全部具备,就更难了。

但英国就偏偏就全部满足这些条件。因此,英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地,并不是侥幸。

此外,美国的五大湖区,我国辽宁的鞍山、本溪,也满足这些苛刻的条件。这些地区都是发展工业的圣体。

而且,世界上的西欧、东欧、北美、东亚等四大工业区,无一例外,都分布于北半球的煤炭带内。这并不是巧合。

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以煤炭为能源。并带来了铁路、火车、轮船、钢铁的大发展。因此需要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

而巴西的情况就很差。

如果想在人口聚居区的东南部圣保罗建立钢铁厂。

铁来源于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中南部贝洛奥里藏特等地的铁矿。煤来源于位于南部巴拉那高原的煤矿。

煤炭和铁都分布于山上。然后开采出来后,用大卡车沿着盘山公路,运输到海边。装船后运输到圣保罗。

这样建立钢铁厂的物流成本是极其高昂的。这还不谈巴西的煤炭质量很差,开采成本很高。

因此,巴西想建立钢铁工业,根本没有竞争力。和英国这些发展工业的圣体完全没法比。

第三,对内对外交通极其不便,物流成本高。

巴西的交通不便体现为四点。

首先就是山脉对内部交通造成的阻碍。

巴西的人口主要居住在东南部狭窄的沿海平原。一系列的山脉,像一堵墙,挡住了沿海地区。如果想把东西运输到内陆的巴西高原,需要用大卡车沿着盘山公路,慢慢爬上去。

而且这些山脉,还把本就面积不大的沿海面积截成许多段。我们可以看巴西的铁路网,竟然没有一条铁路线把沿海平原给串联起来。

因此沿海地区之间,交通也十分不便。

其二,内河航运极不发达。

2022年巴西的内河年货运总量约1.3亿吨,占全国货运比例为6.5%。远低于公路的61%和铁路的20%。

我国2023年的水路货运量达93.7亿吨。我国货物运输主要依靠水运,水运占比达到53%。

从这个数据差距,就可以看出巴西的内河航运发展得有多差。

但巴西内河航运发展差,既有发展内河航运需要的自然条件差的客观因素,也与巴西不重视内河航运有很大关系。

巴西共有三条大河,分别是亚马孙河、圣弗朗西斯科河、巴拉那河。

  亚马孙河年径流量为世界第一,但这里为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少。所以,这里基本没有航运。

圣弗朗西斯科河年货运量仅约50万吨,少得可怜。

  这条河所在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水位季节性变化很大。每年5至10月,为旱季。水深仅1至2米。索布拉迪纽大坝至河口为下游,仅能通行500吨级船。因为河道没有疏浚,有沙洲阻碍航行。下游雨季可以通行1000至3000吨级船舶。上游只能通行100吨以下的小船。

可以看出这条河的航运能力很差。

此外,下游还有瀑布与急流阻断航行。

索布拉迪纽大坝没有船闸。保罗·阿方索瀑布群,落差80米。这两处阻断了上下游的通航。

圣弗朗西斯科河的上游支流-大韦利亚斯河可连接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铁矿产区贝洛奥里藏特,但只能通行100吨以下的小船。

因此,想通过它来运输铁矿石到出海口是不现实的。

我们再看巴拉那河,它是南美洲第二大河,仅次于亚马孙河。它流入阿根廷后被称为拉普拉塔河,年径流量为8000亿立方米,居全球第 9 位。但航运能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它的年货运总量1.6亿吨,占南美内河货运量的 40%以上。但在巴西境内的年货运量不到2000万吨。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不重视发展内河航运。

巴西和巴拉圭在两国交界的的地方修建了伊泰普水电站,但却没有建设船闸。所以大坝上游的船只,需要在大坝处卸货,依赖公路、铁路进行转运。此外,伊泰普大坝上游河段存在多处浅滩和岩石区,仅适合小型船只季节性通航。

另外伊泰普水电站以下的河段流经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三个国家。想要疏浚加深航道,提高航运能力,非常不容易。

疏浚巴拉那河航道的事情,主要由阿根廷负责。按道理说,巴西应该在这个事情配合阿根廷。因为巴拉那河在巴西境内,流经的是本国重要农业区。如果提高巴拉那河的航运,可大大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

但实际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阿根廷的诉求是想加深主航道到水深12米,能让更大的船只通行。但这就需要巴西能配合航运要求,将伊泰普水电站拦截的水放出来以保持河水深度。尤其是旱季的时候,需要伊泰普水电站放水。但伊泰普水电站是巴西、巴拉圭共同运营,更多考虑的是发电需求。

2021年阿根廷发生百年一遇的干旱,巴拉那河水位降至50年最低。阿根廷被迫进行紧急疏浚,但巴西拒绝增加伊泰普水坝放水量。结果导致罗萨里奥港货运量下降了30%。巴西和阿根廷互相扯皮。

其三,不重视发展铁路。

  在陆路交通中,铁路是最廉价的物流方式。但巴西的铁路发展也不好,它现在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铁路。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1950年到1980年,巴西优先建设高速公路。铁路被视为过时了,导致铁路网萎缩。铁路里程从上世纪50年代的3.8万公里缩减至2023年的2.8万公里。而且80%的铁路为单线。铁路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未形成网络,存在大片的空白地区。我国的铁路里程同期从2.2万公里增加到15.5万公里。

而在1996年之后,巴西又搞起了铁路私有化。私人更重视修铁矿运输专线这样的铁路。

由于铁路修建不足,又不重视发展内河航运,就导致了巴西的货物运输主要靠公路的场面。

这种决策失误,导致巴西的物流成本很高。它的物流成本占GDP比例是我国的1.46倍。物流成本高,会直接导致它生产出来的东西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

其四,远离世界主航道。

  巴西距离欧亚大陆这个世界人口中心很远,海运成本很高。

我们拿美国的纽约到英国伦敦和巴西里约港到里斯本的海上航线对比。前者实际航行距离为6500公里,后者为8200公里。想去欧洲,巴西要比美国要远上26%。

总之,巴西在宜居的平原面积、矿产资源、物流成本上,存在着很大的劣势。因此,巴西想崛起成为大国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想崛起越来越困难了。能成为强国的标准越来越高。过去领先的国家,在新的标准下,未必现在还能领先。

  比如说: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一个国家只要有丰富的煤炭、铁矿,就有可能强大起来。

  但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还需要本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或者靠近石油产地,能买到廉价地方石油。

  后面,在1968年以后,随着集装箱海运的兴起。一个国家想强大,还必须有发展水运的靠海沿江的条件。

  世界上的四大工业区,西欧(英法德)、东欧(大鹅)、北美(北美)、东亚(中日韩)。现在出现了工业产能大洗牌的情况。东亚成为了当前的胜利者。

  西欧工业区是老牌的强国。弱点就是缺乏充足的石油。它能源上依赖大鹅的廉价石油。结果现在被大漂亮这个外来的强权给干涉,不得不在国际上高价购买石油。这就导致制造业的能源成本很高。西欧地区,尤其是德国开始加速去工业化。

各国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度一览表。图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大鹅的弱点就是由于天寒地冻,发展水运的条件很差。因此,随着上世纪70年代集装箱海运在世界推广,它的工业体系就失去了竞争力。在1991年红鹅解体后,大鹅的工业能力迅速瓦解。它现在已经沦为一个以出口能源等资源为经济支柱的国家。

至于大漂亮,弱点也是水运存在劣势。因为国土远离欧亚大陆,它发展海运的成本高。密西西比河存在冬季结冰的情况,内河航运存在短板。所以它的工业产能,在1968年开通到亚洲的集装箱海运航线后,传统制造业就维持不下去。现在它还在为制造业回流而拼命挣扎。

  而东亚尤其是我国,有煤炭有铁矿有石油,自然条件也利于发展海运和内河航运。简直是工业圣体中的圣体。

因此我国才能坐上世界工业产能第一的位子。

而巴西的煤炭、水运有着严重的短板。它是没有办法和东亚这样的工业圣体竞争的。何况,它自己在国家决策上还出了很多烂招。

世界上的树,有的只能长成为低矮的灌木,有的却能长成为高大的乔木。

以巴西的地理天赋,它是无法成长为世界强国的。这是它的宿命。

Top

1、【光明论坛】聚焦重点难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看似男女对立,实则人格独立!,看似男女对立,实则人格独立什么意思

3、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仅为2.6L,比亚迪dmi55km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IDG/detail/pgrodu.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起司面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