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辽沈银行,连续四年亏损,同业资金抽离,辽沈银行业务

时间:2025-07-31 01:02 作者:追梦狼影

辽沈银行,连续四年亏损,同业资金抽离,辽沈银行业务

城商行仿佛是两个世界,一面是头部城商行高歌猛进,另一面则是中小城商行陷入亏损泥潭,难以自拔。

总资产接近2400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不到300亿元,营收不到2亿元,净息差连续四年为负,且连续四年亏损,不良率超过4%,以上都是辽沈银行的真实业绩。

同业的嗅觉是最灵敏的,于是辽沈银行2024年末的“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下降至2.2亿元,占负债比例不足千分之一,较上年下降超90%;超过2233.91亿元的负债,核心构成是吸收存款,金额达到2194.39亿元。

图片来源:辽沈银行 2024 年年报

为什么同业自己抽离的背景下,储户还这么愿意存?

答案是高息揽储,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24年辽沈银行计息负债率为2.82%,在城商行中位居第四。(储户不用过分紧张,50万元以下的存款,都有存款保险托底。)

图片来源:企业预警通

辽沈银行诞生于辽宁城商行改革关键时期,2021 年 6 月 7 日批筹开业后,辽沈银行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 顺利完成对原辽阳银行和营口沿海银行的吸收合并,承继了原两行的有效资产、全部负债、业务、所有网点和员工。而原两行有效资产规模过小、高息负债额度大、定期存款占比高、息差倒挂严重、业务结构失衡、经营管理脆弱等突出问题,以及 5%的留存不良贷款率等,成为吸收合并后辽沈银行启航发展的沉重历史包袱。 

历史包袱有多沉重,可以让数据说话。

据企业预警通信息:2020年三季度末,营口沿海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约565亿元,辽阳银行则是908亿元,而2021年末,合并后的辽沈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却下降至140亿元左右。

不得不说,这包袱,的确有点沉。

超过2000亿元的资产与负债,但贷款余额仅从2021年末的140亿元左右,增长至2024年末不足300亿元,辽沈银行“改革化险”过程中明显遇到了一个问题:贷款投放能力不足。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资产荒不是一家银行的问题,只不过辽沈银行荒的有点严重了。

此处不由得联想起助贷新规,为何会在“同时:之前提到:”部分商业银行借助外部互联网平台发放贷款的互联网助贷业务快速发展,在提升贷款服务效率“。

面对大行下沉、区域经济差异的挑战下,互联网助贷的价值不仅仅是改善银行业绩,更能为中小银行化解风险跳转加瓦。

举例来说:辽沈银行由于贷款余额低,于是将超过1700亿元的资金用于投资,却只收获了不到5.5亿元的投资收益,收益率远不足1%。

若这部分资金通过互联网助贷平台投放至24%的消费信贷市场,收益率可增长至4~5%左右,远高于2024年2.46%的生息资产收益率,实现一倍左右的增长,与投资收益相比更是大巫见小巫。

图片来源:辽沈银行 2024 年年报

但这种机会怎么会留给辽沈银行呢?大行、股份行及头部城商行早已将24%市场瓜分殆尽。

如果是36%呢?利弊很明显。利是:辽沈银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益,比如7~10%,更加有利于化解风险;弊是:如果强监管随着助贷新规过渡期落地,辽沈银行则会面临合规风险。

从市场的角度,既然辽沈银行这类存在“改革化险”压力的银行存在,市场与监管的博弈就会存在,与其让市场钻空子,不如直接给银行和助贷多一点时间,比如参考当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落地方式,将过渡期延长?详见:助贷新规的过渡期,有没有可能延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辽沈银行公开年报、企业预警通等可查信息整理,仅为客观分析与探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文中观点不代表对相关机构的最终评价,任何单位或个人依据本文内容作出的行为,其结果由行为人自行承担,本平台不承担由此引发的任何责任。

Top

1、我国外贸逆势实现“三个首次” 背后有哪些因素在支撑?

2、舾装6年,肯尼迪号上厨房先进组合烤箱终于可以投入使用,2039肯尼迪

3、大富科技:周学保担任公司董事长,大富集团董事长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KAX/detail/uxtcet.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追梦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