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30 10:54 作者:何秀才
张婕妤:劝君不做孙正义
【文/张婕妤】
金融世界里只有两种人能够青史留名,一种是赚过大钱的人,一种是亏过大钱的人。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是第三种:看那些赚过大钱的人用更快的速度把钱亏掉。
2022年12月,吉尼斯官网更新了一则新的世界纪录,几个月前还笑傲福布斯榜的马斯克因亏损1650亿美元,成为了新任“史上亏钱最多的人”。这个世界纪录最早收录于2000年,彼时互联网泡沫破裂,做过三天世界首富的孙正义,亏掉586亿美元,此后就蝉联了宝座22年。
实际上,孙正义基本就是一只薛定谔的猫,人生主要就分为亏了大钱和赚了大钱两个状态,问题只是没人清楚他正在亏还是正在赚。
苏轼在官场上有多耐贬,孙正义在投资上就有多耐亏。
与“投资第一原则是不要亏钱”的奥马哈人相比,东亚人的鲁棒性之强,玩的就是风浪越大鱼越贵,独角兽崩了我没废。
或许是担心赢起来不够麻,孙正义紧接着加码,号称要投资1万亿美元引入先进制造,把亚利桑纳州建成美国深圳。
步子迈太大,不仅行政级别没对齐,钱还得找银行借。
但海湖庄园终究少了些人文关怀,只跟他说中央已经决定了,让你来当大血包,却不提醒他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也要考虑。
此时此刻的孙正义,如果环顾牌桌左右就会发现,科技产业早已不是他年轻时的模样,他和中国国足的命运如出一辙:出不出线,主动权根本不在自己的手里。
作为日本社会过去三十年最有名的投资人,孙正义常年出现在日本首富的排行榜上,和优衣库总裁柳井正轮流当家。
比如,相比同样活过了这些时代浪潮的巴菲特,出生于1957年的孙正义抽到的生育彩票,兑现效率更高。
70年代,集成电路大规模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界,半导体行业迎来蒸蒸日上的好日子。孙正义是个二十岁上下的精神小伙,正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经济学和计算机双学位。
而巴菲特迈入了四十不惑的中年人生,晶体管太时髦了,他又花了40年等一个击球点,一直等到2011年才出手,然后就被IBM收割了。
再比如,相比同样出生在日本的历代金融人士,孙正义又恰好在青年时代赶上了日本经济和先进产业的黄金岁月。
80年代初,日本电子产业远超美国,碾压全球。光是DRAM市场,就凭借高良率、低成本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游戏产业也是如火如荼,产能疯狂输出。美国公司气急败坏地跑去国会山,状告任天堂是现代特洛伊木马,帮助日本重创美国经济。
这和小扎要把TikTok问题上升到中美网络军备竞赛的高度,如有雷同,纯属致敬。
生而逢时的孙正义,瞄准机会,从日本廉价买入本土已经过气的电子游戏,进口到美国当成先进产能售卖。为了把物流时间从3个月压缩到3天,他不惜放弃便宜的海运,而是走了更快的空运[1],省出来的“时间差”足以让他在大学毕业之前,就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从这个角度上看,70年代末的日本留学生去美国读经济学和计算机是一个非常高的起点,孙正义也算是buff叠满:投胎选对了天时地利,读书选对了紧缺专业,代购选对了超级单品。
比他早一辈的日本人,青年时代在修复二战战败的沮丧;比他晚一辈的日本人,青年时代在修复泡沫破裂的绝望。
哪怕就小几岁,原模原样的生财之道都会在1986年被丧权辱国的《美日半导体协议》拦腰截断,在100%的日本电子产品进口关税里变成死路一条。
1987年,美国国会议员怒砸东芝收音机
恰好活在双赢期的孙正义,卖美国技术给日本公司,卖日本产能给美国用户,靠着好几笔成功的“人肉代购”攒下了革命的本钱。
在上帝关紧门窗之前,他早已收拾细软,回到日本,创办软银。
80年代日本领先美国,就把日本的货代购到美国的场,90年代美国领先日本,就把美国的货代购到日本的场。
大方的老板运气都不会太差。
2、欧盟购买更多美国天然气,对中俄意味什么?,欧盟天然气进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