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英文名:“dead”是死亡的意思吗?
有读者留言问:最近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的英文片名是 “Dead to Rights”,这里的 “dead” 是“死亡”的意思吗?
首先回答:不是。
“dead to rights”是美式俚语,意思和 “red-handed”(当场被抓)接近,指的是“铁证如山、无从抵赖”。
《韦氏大词典》给出的解释是:
dead to rights: with no chance of escape or excuse; red-handed
查词典不难理解这个词组的意思,但为了更好地解答读者提问,需要溯其本源:dead + to rights。
这里的 “dead” 是作副词使用,表示 “完全、彻底(completely/exactly)”,属于“强调词(intensifier)”,常见于口语表达中,如 “It's dead serious” 或 “You're dead right!”。
而 “to rights” 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表达,意思是 “properly” 或 “justifiably”(合适、正当地),在法律语境中尤为常见。
两者组合起来,“dead to rights” 表达的是“完全、正当地被抓住”,换句话说,就是“罪证确凿”。所以我们常见的搭配 “caught dead to rights”意思就是“被抓个现行,证据确凿”。
其实,如果在片名前补上一个词,或许更清晰,比如 “Captured Dead to Rights”。“capture” 既可以表示“拍照”,也可以引申为“记录、留存”,与“照相馆”的意象契合。
虽然这个短语里的 “dead” 与“死亡”无关,但片方选用这个俚语做英文片名,显然是有意借其字面,引发观众对死亡与正义的联想,呼应影片关于记录侵华日军暴行的主题。
英式俚语中常用“bang to rights”,“bang”是拟声词,此处也表达“恰好(exactly)”之意。《经济学人》曾在报道中妙用拟声词:
Citigroup, an American bank, just raised its 2025 growth forecast from 4.2% in early April to 5% — bang in line with officialdom. (July 3, 2025)
花旗银行将其对中国2025年GDP增长预测从4月初的4.2%上调至5%,——与官方目标完全一致。
影片没有将《南京照相馆》直译为 “Nanjing Photo Studio”,而是借用美式俚语,确实颇具巧思。不过,也并非毫无瑕疵。正如一位英国外专所说,这句俚语(常用于警匪片或轻松语境中)用在如此沉重的历史题材上,语气上略显轻巧。
无论如何,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周末去看一看这部影片。
1、理想高管强硬喊话:要不来复测一把?乘龙卡车大呼侵权,理想汽车恐龙
2、丰富课程设置 创新教学模式——大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取得积极成效
3、青岛在热门景点附近开辟旅游大巴停放点和行驶通道,青岛旅游大巴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