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国研睿观察丨热话题背后的冷思考,国研趋势

时间:2025-08-08 14:50 作者:不败毛竹

国研睿观察丨热话题背后的冷思考,国研趋势


采访手记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张一鸣

如果要筛选近年来国内热度较高的一些关键词,与诺贝尔奖联系度最高的顶尖科学家即其中之一。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此后,国内的研究机构围绕顶尖科学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公管所”)按照中心党组部署,采用大规模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专家研讨、部委交流座谈等研究方法,围绕顶尖科学家成长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力图探寻顶尖科学家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顶尖科学家数量上的差距提出有新意、有力度、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顶尖科学家的成长特点和规律属于深层次、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没有显而易见的答案,需要迎难而上去研究。公管所集全所之力,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不少富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此项研究充满挑战性。顶尖科学家话题的热度很高,需要课题组沉下心来进行冷思考,需要从影响顶尖科学家全生命周期成长的诸多因素中去寻找关键因素。

《顶尖科学家成长规律特点》课题组协调人孙飞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回忆,课题组系统梳理了所能获取的大部分国际国内相关资料,发现国内对顶尖科学家的研究很多,但大部分研究局限于顶尖科学家成长的某个阶段;国际上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有关信息散落在不同研究主题中。课题组查阅了国际顶级刊物上的近百篇文献,梳理了近二十年来发达国家培养顶尖科学家的典型模式,比较了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公管所几乎所有研究人员都参与了前期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调研和访谈、专家研讨和内部讨论,此研究报告属于典型的集体研究成果。

课题组首先将目光聚焦到顶尖科学家的代表性群体——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系统梳理了10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经历信息,整理出影响诺贝尔奖获得者不同人生阶段成长的共性因素。同时,课题组还访谈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顶尖科学家。国内顶尖科学家大多有行政职务,工作繁忙,往往很难抽出完整的时间来接受访谈,但课题组还是克服诸多困难,访谈了这些国内顶尖科学家。

为了使研究更有数据和事实支撑,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最后经过不懈努力,收回了近万份调查问卷。这些调查问卷经过多次优化调整,早期问题相对分散,到后期聚焦核心要素。

调查问卷发放过程实属不易。最早一批调查问卷虽发放了300多份,但只收回来40份。课题组后来经过认真讨论重新设计了电子版问卷,给国内985高校和一流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源部和办公室打电话、现场拜访,几乎覆盖国内985高校和一流研究机构,最终回收有效问卷9589份。

“电话一次打不通就反复打,打电话达不到效果就去登门拜访,直至找到受访对象。”孙飞告诉本报记者,约两成的受访对象填写了调查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甚至有的专家还写了上千字的文字回复,这在问卷调查中并不多见,说明受访者对国内顶尖科学家的成长非常重视。

从无从下手,到逐步顺手,课题研究越来越深入,通过中外对比研究,课题组逐步找到了中外顶尖科学家成长的共性规律和各自特点。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如在对比一些科技强国顶尖人才培养体系时发现,自2021年起,美国、日本、英国的部分高校明确要求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导师组至少要有一位具有跨学科专业背景的导师组成。而这种培养体系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课题组围绕顶尖科学家成长环境在反思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时发现,需要引导中国家长转变观念,探索加快改革中考高考选拔录取制度和教育评价体系,切实扭转“应试教育”倾向,需要大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涉及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改革。

这是一份反复修改的研究报告。课题组研究人员回忆,报告经历了20次以上的重大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课题组收到了很多正向反馈,激励课题组成员不断修改打磨研究报告。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的战略举措,教育发展、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才,其中顶尖科学家是人才中的杰出代表。培养顶尖科学家,关键是为其提供富有主动性的激励制度和成长良好的环境。

围绕顶尖科学家成长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为公管所的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公管所所长李佐军告诉本报记者,这项研究对所里与人才相关的其他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如公管所随后开展了制造业人才、技能人才、人才外流、国外人才管理服务、海外人才资助政策等相关研究。

影响顶尖科学家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培养顶尖科学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相关的研究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总 监 制丨王列军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Top

1、拾光纪·“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这样寄语改革创新

2、贵州侗族同胞欢度成人礼,侗族成年礼仪式

3、七部门发文推动脑机接口发展 喜临门持续探索睡眠科技应用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MNU/detail/dfbzur.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不败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