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领域科学家相聚总台《2025中国·AI盛典》,在上海共话相AI相生,ai科技展
7月26日,上海市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型主题活动《2025中国·AI盛典》在此举行,以“相AI相生”为主题,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产业领袖和技术先锋,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科技盛会,展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活力与无限可能。 作为盛典的核心环节,“AI解码时刻”邀请全球AI专家同台论道,共同解码AI技术的前沿趋势与未来挑战。他们的对话不仅展现了全球AI领域的最高智慧,更彰显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开放姿态。 在“AI人才培养”议题中,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智能系统中心主任Stuart Russell,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人工智能对齐与治理杰出教授Gillian Hadfield,从AI人才的国际化交流与全球培养、AI人才的梯次培养与生态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周伯文创新性地提出AI时代人才培养的演进模型:从专注单一领域深度发展的“I型人才”,转向兼具专业深度与跨学科广度的“T型人才”“π型人才”,为AI时代的亲子教育提供新思路。 面对AI技术带来的安全与伦理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一同探讨 AI 治理的破局之道。郑庆华提出通过技术手段、教育引导、法治规范建设,从“攻”“防”两个渠道平行推进,让人工智能真正为人类赋能。 在“人工智能向善”对话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副局长Bilel Jamoussi探讨了技术中性背后的社会责任。双方一致认为,“AI向善”需全球协作、开源共享、伦理先行,并通过实际应用证明技术对人类的普惠价值。未来应继续推动技术标准化、技能普及和跨领域合作,确保AI从诞生之初即承载造福人类的使命。 除了思想激荡的“AI解码时刻”,盛典的另一环节“2025年度发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杨华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创所所长谭蔚泓,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等超强发布阵容,逐一揭晓10位“2025年度AI人物”,他们分别为王兴兴、陈宁、陈维良、张鹏、周靖人、姜大昕、夏立雪、韩璧丞、彭志辉、戴文渊(按姓氏笔画排序)。该环节不仅彰显了中国AI领域的雄厚实力,更以“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的同台,生动诠释了中国科研事业的薪火相传与生生不息。
从“解码时刻”的智慧碰撞,到“年度 AI 人物”的重磅发布,《2025 中国•AI 盛典》,既展现了中国AI生态的蓬勃活力,也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窗口和创新思路。
相AI相生,在上海共赴未来!人工智能的未来,需要全球智慧的共同书写;而中国,正以开放的胸怀、创新的雄心和务实的行动,成为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引领者。《2025中国·AI盛典》将于8月中旬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央视频新媒体矩阵播出,敬请期待!
来源:央视频
编辑:廖浩宇
3、“鼓励生育论”是错的,印度人口一直在增加,可是始终没有成为发达国家、世界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