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男子戴金属项链被吸入核磁共振仪后身亡,金属为什么会成为死亡暗器?

时间:2025-07-31 13:14 作者:潜龙勿用

男子戴金属项链被吸入核磁共振仪后身亡,金属为什么会成为死亡暗器?

撰文 | 刘六七

审校 | Cloud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七月中旬,61岁的基恩陪妻子埃德妮到美国长岛的一家诊所做核磁共振。由于膝盖有伤,埃德妮做完检查后想让丈夫扶一下自己。

“基恩,快帮我坐起来。”

那天,基恩脖子上戴着一条重达9千克的金属举重链(用于做重量训练),听到妻子呼唤,便直接走进核磁共振室。两人还没来得及接触,一只“无形的手”突然拉起基恩的举重链,将他拽向核磁共振仪。基恩重重摔在机器上,脖子被链条锁死,动弹不得。

涉事诊所(图片来源:abc7NY)

诊室顿时乱作一团,医生跑来试图将基恩从机器上拽下,但没成功。埃德妮哭喊着求工作人员关掉机器。据悉,基恩整整被吸住一个小时,最终倒在了妻子怀中。第二天,因伤势过重和心脏病发作,基恩不幸去世。

基恩(图片来源:网络)

做核磁共振时,医生总是强调不要携带任何金属。在解答为什么不能带金属和工作人员为何不“关掉机器”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工作原理。

核磁共振成像是医院中常用的一种非侵入式成像技术,可以拍出人体内几乎所有结构的“照片”。

它之所以能够“透视”,靠得是遍布我们体内的水,尤其是器官组织表面的水——水中的氢原子可以在静磁场和无线电脉冲的作用下发出信号,通过探测并描绘这些信号,我们就可以勾勒出器官的模样。

相同的道理,由于水果内部也充满水分,所以核磁共振成像仪可以拍出水果内部的结构(图片来源:普渡大学)

抽象概括,核磁共振成像仪大概是这样工作的。(不想看原理可跳过以下3个自然段。)

首先,核磁共振成像仪带有静磁场,当我们躺入其中,身体内部水的氢原子(核)就会沿着静磁场方向排列整齐,此为“核磁”。

随后,核磁共振成像仪释放出无线电脉冲,相当于给氢原子核注入能量。得到能量的氢原子核全部按照一样的频率振动起来,此为“共振”。

最后,仪器停止发射无线电脉冲,氢原子核会慢慢停止运动,并将刚才吸收的能量释放出去,产生可以被检测到的信号。由于不同部位的组织密度、水分含量不同,所以不同部位氢原子核慢下来的速度不同,释放出的信号也不同,计算机将不同的信号转化为图像语言,就得到了特定器官的图像。

让核磁共振成像仪产生静磁场的,是内置其中的巨型超导磁铁,医院中,它的磁场强度多为1.5~3特斯拉,相当于地球磁场的6万倍。

这是什么概念呢?假如一名成人手持大号扳手站在距离核磁共振仪5米的位置,可能会感到轻微的拉拽感,再靠近一些,拉力会呈指数增加。等到距离仪器1米时,强大的吸力可以直接让扳手从手中飞离。

相同的道理,任何靠近核磁共振成像仪的铁磁性金属,小到钢笔、剪刀,大到水桶、输液架,都会在磁力的作用下飞向仪器,瞬间变成“子弹”。

2001年,一名6岁男童在纽约一家诊所做核磁共振,由于在扫描时男孩的血氧饱和度忽然下降,一名其他科室的护士抱着氧气瓶冲进检测室。不料,在成像仪磁场的作用下,灭火器般大小的氧气瓶瞬间飞向躺着的男孩,砸在他的头部。最终,男孩因头骨断裂身亡。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超导磁铁的磁场会持续存在,所以医院中的核磁共振仪即使在没有进行扫描的情况下,依然会吸引铁磁性金属物品。这就是为什么医护人员花费1小时才将基恩救下的原因。

虽说可以对仪器进行退磁处理,但可能要付出数十万元的成本(图片来源:Wikipedia by Ptrump16)

这同样提醒我们,即使机器没有运作,也不要携带金属离仪器过近,尤其是体内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等器械的患者。核磁共振成像仪可能会使这些精密器械移动,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

然而根据资料,金属在磁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还不是核磁共振导致伤亡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事故其实是烧伤。

银微纤维已经广泛用于运动服饰领域(图片来源:网络)

如今,很多品牌考虑到银的抗菌特性,会在服装中加入银微纤维,尤其是运动服、瑜伽服、袜子、内衣裤等特别容易产生细菌和异味的衣物。

由于核磁共振成像仪会在运行时释放无线电波,衣物中的银微纤维会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的那样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热量。当这些热量无法迅速散开时,会在接触皮肤的地方累积,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可能造成灼伤。

外国某诊室核磁共振室外的通知,提醒患者不要穿某品牌的运动服(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说,以后做核磁共振之前,除了要确保身上没有任何金属物品外,还需要检查一下贴身衣物的成分。纵使检查室有医护人员,我们自己也应该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文章开头的惨剧再度发生。

参考资料:

[1]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treatment-tests-and-therapies/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

[2]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question698.htm

[3]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mri.htm

[4]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5/jul/21/new-york-mri-machine-accident-death

[5]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x2n39dvp0po

[6]https://www.cbsnews.com/news/boy-killed-in-freak-mri-accident/

Top

1、常洛闻:想活出点“统战价值”,李在明行吗?

2、“零次方机器人”宣布再获两轮亿元级融资

3、80%企业明年会消失,AI玩具的生死线不是“套娃”Labubu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NXK/detail/yksdev.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潜龙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