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港口码头看中国外贸“含新量”(经济新方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在广东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码头,巨大的桥吊将400余柜电冰箱、小家电配件等货物吊装上船。得益于新开通至南美西海岸钱凯港的直航航线,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我国外贸保持较强韧性,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港口是外贸进出口的前沿枢纽。活力涌动的港口码头里,藏着中国外贸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壮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的密码。
外贸“含新量”提高,在于中国制造“硬实力”的不断攀升。
湛蓝色大型门机伸抓自如,橙红色卸船机高效运转……山东港口烟台港,一派繁忙景象。载着2.8万吨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设备等物资的“韦立勤奋”轮从烟台港驶向几内亚。
“变化一目了然。”烟台港一名老员工说,“过去货轮主要装载粗加工的农产品、轻工纺织等商品,货值相对有限;如今,在这里出海的中国制造商品以精密仪器、高端机械设备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每艘船舶承载的货值和科技含量成倍增长。”
透过港口可以看到,创新已经成为外贸的鲜明底色。背靠国内完整且持续迭代升级的产供链,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国产品的创新力得到全球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小到咖啡机、扫地机、布料纤维,大到电动汽车、船舶飞机、工业机器人,创新、优质、有竞争力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不断涌现,出口增长动能有序转换、接替发力。
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同比增长12.7%。
外贸“含新量”跃升,在于中国外贸“朋友圈”的扩围拓展。
今年以来,广东深圳港盐田港区新增11条国际航线,每周近百条航线织密“全球网”。上半年,平均每天超4万标箱从盐田港区发往全球。
往北,1418辆国产自主品牌商品车近日在滚装码头公司完成出口装船作业,搭乘“闽江口”轮启航南美洲,标志着“天津港—钱凯港”国际滚装航线开通,京津冀地区车企出海迎来全新通道。
航线延伸,贸易伙伴遍布五洲四海。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多元化市场格局不断拓展。
中国外贸的“含新量”,不仅体现在产品、市场的结构优化,还在于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鼠标一点,买卖全球”,电商创新能力强、模式业态新、市场规模大等优势,推动全球电商合作蓬勃开展。
我国丝路电商伙伴国已达35个,打造了一系列合作品牌,建成120个线上线下国家馆,在19个国家建设了65个直采基地,举办了100多场电商“云上大讲堂”业务培训,有力促进全球电商合作。
从繁忙的码头到延伸的航线,从穿梭的巨轮到不断升级的作业标准,港口的变化,是外贸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不断塑造外贸新动能新优势,坚定维护全球贸易秩序,和更多贸易伙伴携手合作、实现共赢,为全球贸易增长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力量。
3、最新版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印发,这3条预防措施很重要!,基孔肯尼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