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TI/ADI/ST接连预警:汽车芯片市场仍不乐观,汽车芯片最新进展

时间:2025-07-28 02:29 作者:伍点

TI/ADI/ST接连预警:汽车芯片市场仍不乐观,汽车芯片最新进展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模拟芯片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这些下游行业对经济和技术创新高度敏感,模拟芯片的需求变化能直接反映这些领域的景气度。因此,透过模拟芯片大厂的财报,能够很直观地看清终端产业的走势。

日前,德州仪器(TI)公布了其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德州仪器 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为 44.5 亿美元,环比增长 9%,同比增长 16%;运营利润 1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对于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德州仪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Haviv Ilan 表示,这得益于工业市场持续的广泛复苏。

工业、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周期性复苏

半导体的周期性是指半导体行业在长期发展中呈现出的有规律的波动现象,通常表现为供需关系、价格、产能利用率和资本开支的循环变化。这种周期性由技术迭代、市场需求、资本投入和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驱动,周期长度一般为 3-5 年,但受技术节点或黑天鹅事件影响可能延长或缩短。

从德州仪器的财报数据来看,目前工业、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领域都已经表现出周期性复苏的特点。该公司第二季度的主要增长来自模拟芯片业务,该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 18%,引领整体业务增长。

从具体的业务来看,除汽车行业外,德州仪器第二季度各核心终端市场均实现了收入的连续增长。其中,工业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近 20%,个人电子产品营收同比增长约 25%,企业系统营收同比增长约 40%,通信设备营收同比增长超过 50%。

从德州仪器的角度来看,工业市场的复苏势头明显,第三季度的复苏有望加速。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工业投资已经进入了新一轮周期,以中国市场为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 2025 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工业和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2025 年二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 26.2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 3.9 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 1.74 万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 22.3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2%;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 3.9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6%。

然而,汽车市场的周期大概比工业滞后一年。

多家大厂预警汽车市场仍不乐观

汽车属于大宗耐用消费品,其需求恢复高度依赖居民消费信心、可支配收入预期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不过,当前的汽车产业也受到了地缘政治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的芯片厂商对汽车市场的水温感知并不相同。

从整体市场来看,标准普尔全球移动出行(S&P Global Mobility)给出了谨慎复苏的预测,该机构预计,2025 年全球新车销量预计将同比增长 1.7%,达到 8960 万辆;然而,全球轻型汽车产量将下降 0.4%,至 8870 万辆。

从某种角度来看,市场的主要压力或者说不确定性来自美国市场。首先,中国依然会是较为积极的汽车芯片市场,虽然总销量可能只增长 3%,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 1 至 5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分别完成 569.9 万辆和 560.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5.2% 和 44%。新能源汽车单车芯片用量是传统燃油车的数倍,这是积极的带动因素。不过,德州仪器、ADI、意法半导体等国际大厂也需要面对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提升的问题,2024 年这一指标已经达到了约 15%-16%。

欧洲市场虽然销量与 2024 年基本持平,但 2025 年第一季度欧洲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也已经达到 15%。而销量增长同样微乎其微,但电动化推进也不顺利的美国车市就成为了不确定性因素。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库存问题。目前,汽车厂商的芯片库存整体水平仍然偏高,虽然整体库存相较于 2023-2024 年的高位已经下降许多,但由于终端需求增长不明显,汽车芯片库存依然处于高水位。

当前,主要的国际 IC 大厂基本都受累于汽车市场的不景气。除了德州仪器,我们看一下 ADI,该公司 2025 会计年度第二季财报截至 2025 年 5 月 3 日,该季度 ADI 的业务增长了 22%,ADI 首席财务官 Richard Puccio 指出,第二季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客户因应美国关税提前启动拉货,但这股趋势恐难以长期持续,预估第三季车用营收可能出现环比下跌。

再看一下意法半导体(ST),该公司 2025 年第二季度营收为 27.6 亿美元,环比实现 10% 的增长,同比下滑 14%。意法半导体的情况表明,汽车 MCU 需求确实未能如期反弹,目前仍处于量升价弱、库存高企的低迷阶段。短期来看,市场仍需经历库存消化和产能调整;中长期则需关注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智能驾驶技术落地带来的增量需求。

Gartner 预测,车用芯片库存周转天数将在 2025 年二季度末接近历史平均水平,下半年市场有望触底回升。不过,更多分析人士认为,健康的库存水平只是为后续的市场发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然而车用芯片爆发仍然需要一个更好的契机。

已经有相关的多份分析报告指出,降低关税影响,以及美联储降息将引领第一波汽车市场复苏。2025 年 7 月,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 4.25%-4.5%,但市场预期年底前可能降息两次,长期基准利率可能在 3% 或者略高的水平,这有望带动美国车市进入增长周期。

当然,政策因素只是短暂的推动,长期增长还是要看技术升级。目前,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一个高水平,欧美市场电气化升级将会是一个新的增长机遇。当然,对于全球汽车产业而言,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想象空间更大。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预测,2025-2030 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将保持 11.5% 的复合增长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智能座舱多屏联动以及车路协同 V2X 技术的普及,将推动 AI 芯片、车规级 DDR 内存等细分市场年均增长超 20%。

结语

模拟芯片产业的走势正清晰折射出终端市场的分化态势:工业、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已显现周期性复苏活力,为行业注入增长动能,而汽车芯片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库存高企、区域需求分化及消费信心不足等因素交织,使其短期承压明显。不过,产业的周期性波动中亦蕴含着长期机遇 ——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智能驾驶与车路协同等技术加速落地,汽车芯片市场的增长潜力正逐步积蓄。正如 SEMI 预测所揭示的,在技术迭代的驱动下,全球汽车芯片市场有望迎来持续增长,而企业能否在短期调整中夯实基础、把握技术升级窗口,将成为其在新一轮产业周期中占据先机的关键。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

Top

1、智造出海 链通全球——广州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服务对接活动成功举办

2、WAIC前线|对话百望股份付英波:数据智能将成企业数字化标配

3、遗忘才是真正的屠杀,遗忘才是死亡的开始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OJB/detail/clxifx.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