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航天员桂海潮的同班同学,离开全国人均GDP最高城市,来上海研究无人机

时间:2025-08-09 11:52 作者:白色孤岛1

航天员桂海潮的同班同学,离开全国人均GDP最高城市,来上海研究无人机



加载目标、计算障碍、生成航线、一键远程作业……挂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向154米高的澳门凼仔美狮美高梅大楼,巡检8万多平方米外立面。5个半小时后任务完成,系统后台自动生成识别报告——每个缺陷有唯一跟踪码,可以找到对应外立面坐标,结合数字孪生模型锁定具体范围,精确到厘米级。


“与传统人工半空吊挂相比,检查成本是原先四分之一,效率提升10倍以上。”在7日澳门举行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沪澳科技创新对话”上,澳门青年杜家豪分享了美高梅案例。他所在的上海狮尾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深耕自主飞行解决方案,提供无人机建筑安全巡检系统,而这背后,是科创细分赛道“上海研发,澳门落地”的双城实践。



办公室围着张江转

2012年,杜家豪来到上海。他本科就读于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天)专业,是航天员桂海潮的同班同学,硕士毕业于北大动力学与控制专业。作为飞行控制系统工程师,参与在沪大飞机项目研发。

2017年大飞机首飞成功后,杜家豪开始关注小飞机,几个志同道合的张江青年嗅到无人机应用商机,两年后成立公司开始创业。首个办公地点在张江科技园内地下一层创客空间,“就像硅谷流行‘车库创业’,我们是在‘地库创业’”。几十厘米到两米不等的无人机摆在桌上,导线不安分地裸露着,随时等待调试。电脑边上,一群人在调试代码。

随着公司业务扩大,即便如今已换到第三个场地,但还是围着张江转。“这里有产业链、制造基地、客户、友商、同事。”杜家豪感慨“上下游就是上下楼”,同层企业是他们的客户,园区常碰到的是研发领域的同行。“大飞机的研发,为上海培养大量航空航天人才,他们开枝散叶,成为这些领域中坚力量。”此外,上海有国际化的环境,尖端的平台和融资平台,能助力企业实现智力与资本等要素汇聚。

为何选择无人机建筑安全巡检这一赛道?杜家豪介绍,当时无人机已运用在航拍、警用、测绘等领域,但在超高层建筑安全巡检领域比较新。几年后,团队研发出一套无人机自主飞行的解决方案,用于玻璃幕墙巡检、老旧城区改造调查、港口码头检测等。


AI应用让年轻人“进场”

无人机要想在复杂环境下低空飞行,穿梭于鳞次栉比的高楼间,关键问题是飞行控制的参与。正如马斯克的“星舰”火箭能够实现回收再发射,依靠飞控系统进行精准控制,实现“筷子夹火箭”。

“人工智能发展,让飞控系统的赛道遇上好时候。”杜家豪说,一方面,AI可以实现设计优化与流程优化,另一方面,AI能赋予飞行控制系统感知与决策能力,进行从“自动化”升级为“自主化”。他以避障技术为例,位于机头与机腹的视觉传感器,实现避障告警、跑道入侵、甚至空间定位、地形探测与障碍物识别。如果用车辆做简单比喻,就是实现了手动挡向自动挡再到智能驾驶的飞跃。

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AI“进场”,飞行自动化的市场会被国外航空巨头长期垄断。随着AI与航空技术的深入融合,产生了新的机遇,更多像杜家豪这样年轻的小微“玩家”能够进入这一行业。截至2025年7月底,杜家豪所在的公司,已在上海、广州、深圳、澳门等地完成建筑巡检超3000万立方米。2024年更为深圳第一高楼——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完成“体检”。

“我们这一代人赶上历史时刻,遇到人工智能、飞行器电动化及新通讯技术,行业正在洗牌。”杜家豪相信技术进步不可逆,无人机领域会向载物、载人等高安全领域进一步延展,而他也在这一领域精益求精。他记得母校北航戚发轫院士的话——“航天发展都有个过程,成功了不代表成熟,成熟了不等于可靠,要逐渐暴露问题,逐渐改进。”


上海项目融合澳门场景

早在项目初期,杜家豪就开始思考将无人机巡检系统应用于家乡。“两座城市都靠海,天气环境接近。这项技术在上海能用,在澳门也会有发展空间。”为此,他参加了澳门“美高梅创孵育成计划”,与美高梅公司签订合约,后者也成为首家在澳门使用无人机巡检的企业。

“客人不喜欢窗外有人作业,而杜先生的企业解决了这个问题。”美狮美高梅设施管理营运行政总监曹炜龙告诉记者,澳门常常遇到台风天,有无人机协助,外墙巡检频率可以从原先3年到5年一次,提升为每年一次。

作为澳门“土著”,杜家豪并不讳言开拓当地市场时的优势。知晓当地文化,理解彼此逻辑,还能用粤语交流,一起分享TVB中的老梗。于是,上海技术加上澳门场景,就这样融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以澳门为通道,有美高梅大楼作为国际案例,这家上海企业可以进军葡语国家,开拓更广阔市场。


回到2003年11月的澳门金莲花综艺馆,当杜家豪看到“神舟”五号返回舱时,这位伴着咖喱鱼蛋、鸡蛋仔香味长大的澳门男孩,已经决定选择“星辰大海”,离开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来内地学习澳门人不熟悉的飞行专业。

如今,当无人机飞越澳门一栋栋摩天大楼时,杜家豪身边的家人朋友都能感受澳门与内地的紧密联系,“从澳门到北京求学上海工作,从参与国产大飞机项目,再到研发无人机应用技术,服务内地又带回澳门,期待未来有更多澳门年轻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几天后,他要回到上海,钻进张江办公室。当载着来沪的澳门朋友驶上浦东中环一路,他总会介绍:“这栋楼是AMD、那栋是霍尼韦尔,远处是中国商飞……工程专业,实战为王,这里就是机遇。”他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澳门青年,在上海实现梦想。

原标题:《航天员桂海潮的同班同学,离开全国人均GDP最高城市,来上海研究无人机》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洪俊杰 吴頔 黄晓洲

Top

1、日本上万座无人岛,中国人能买几座?,日本无人岛在哪里

2、3岁宝宝放暑假在家,大家听听他说的是人话吗???,三岁宝宝放假一天安排计划

3、走进交个朋友&网易云商,看AI如何为品牌增长铺路搭桥,走进交个朋友英语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PTJ/detail/ebogyk.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白色孤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