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园:育儿补贴落地,影响几何?,育儿补贴怎么申请
熊园、杨涛(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事件:2025年7月28日,中办、国办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年满3周岁、按年发放。
核心观点:形势比人强,全国育儿补贴终于落地。基于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按目前标准,预计2025年生育补贴总额约1200亿元,带动消费约0.16个百分点;结合我国历史和日韩经验,本次补贴有望推动未来几年生育率止跌企稳、甚至小幅回升,但人口长期下行压力仍存,指向提高生育率仍需更多政策,比如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配套服务,优化生育休假制度等。短期看,紧盯各地实施细节以及可能的提高补贴标准,母婴用品、奶粉等行业的股票则有望率先受益。
1、背景看,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已低于日本、暂高于韩国。
2、政策看,为应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我国从“松绑生育”逐步转变为“促进生育”,央地生育补贴政策陆续落地。
3、历史看,地方生育补贴短期对出生率具有一定提升作用,覆盖一孩或二孩的补贴政策效果更为明显;对消费而言,提振作用较为有限。
4、海外看,日韩生育补贴助推生育率短期止跌回升,但长期仍趋下行。
5、影响看,预计2025年生育补贴总额为1200亿元左右,有望提振消费约0.16个点,推动未来几年内生育率止跌企稳。对资产价格,短期内,母婴用品、奶粉等行业有望率先受益;中长期内,生育补贴可能带动教育、玩具文具等消费,利好相关行业表现。
正文如下:
1、背景看,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已低于日本、暂高于韩国。近年来我国出生率持续下行,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跌破一千万大关,人口首次负增长;2024年,我国自然增长率降至-0.99%,出生人口降至954万,总和生育率也连续多年低于1.5的警戒值,已低于日本,暂高于韩国。
2、政策看,为应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我国从“松绑生育”逐步转变为“促进生育”,央地生育补贴政策陆续落地。
>中央层面,生育补贴落地,配套服务和制度持续优化。2021年全面三孩政策落地后,我国政策理念逐步转变为促进生育,陆续推出生育支持政策,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直接或间接生育补贴,包括生育津贴、税收减免等;二是加强生育配套服务,如加大医疗、托育、教育等支持;三是生育相关制度优化,如生育休假制度等。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7月《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落地,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地方层面,生育补贴多为每孩每年3000-4000元。2023年起,多地已陆续推出生育补贴政策:多数城市一孩不补贴,仅给二孩、三孩补贴;多数城市每孩每年补贴1万元以下,按照不同孩次占比加权平均的补贴金额中位数约每孩每年3000-4000元。2025年3月,呼和浩特市推出生育补贴政策,一孩、二孩和三孩补贴合计金额分别达1万、5万和10万元,较此前其他地区生育补贴力度显著提升。
3、历史看,地方生育补贴短期对出生率具有一定提升作用,覆盖一孩或二孩的补贴政策效果更为明显;对消费而言,提振作用较为有限。
1)地方生育补贴政策实施后,人口出生率多呈回升态势。如郑州市2023年8月起推行生育补贴,2024年末人口出生率达8.75‰,同比增1.16‰;长春市于2023年10月起实施三孩生育补贴,其出生率于2024年达4.35‰,同比增0.52‰等。统计局官网也表示,2024年我国出生率由降转增,“各地生育支持政策逐渐落实”系主因之一。
2)相较于仅针对三孩的生育补贴政策实施地区,补贴范围覆盖一孩或二孩地区的出生率回升更加明显。具体看,如杭州、郑州等多孩次补贴城市,生育率于政策落地次年分别同比增长0.80‰与1.16‰,实现较陡峭回升;而对于沈阳、长春等仅实施三孩生育补贴的城市,其生育率次年分别同比增长0.17‰和0.52‰,变动斜率相对平缓。
3)中短期维度看,地方生育补贴政策对消费的拉动效应相对有限。统计数据看,政策实施后各地社零同比走势变动分化,并未呈现明显规律。背后原因可能在于生育补贴力度与覆盖范围有限,对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改善效果较小,未能对消费产生明显提振作用。
4、海外看,日韩生育补贴助推生育率短期止跌回升,但长期仍趋下行。
1)日本生育补贴政策前期助推生育率止跌回升,但2019年后重回低位。日本人口问题出现时间较早,2003年就出台了《少子化社会对策基本法》,并据此在2004年推出了《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并在此后不断修订更新,具体措施包括提供经济援助、扩充婴幼儿保育服务等,家庭补贴占日本GDP比重从2003年的0.6%提升至2021年高点的2.2%左右。目前日本生育补贴包括50万日元的一次性补贴,0-3岁每月每人发放1.5万日元;3岁至高中毕业每人每月发放1万日元;对多孩家庭的生活补助适当提高。效果看,政策实施前期效果较好,日本生育率止跌回升,由2005年低点的1.26回升至2015年的1.45;但此后生育率再度回落,近年来已经重回低位。
2)韩国生育补贴政策推动生育率止跌企稳,但2017年后再度下行。韩国本世纪初也面临严峻的低生育率问题,并在2005-2006年制定了《健康家庭基本计划与低生育率和高龄社会基本计划》、《中长期保育基本计划》,并在此后不断修订更新,具体措施包括养育津贴、提供保育费用支持和优质保育服务等。目前韩国生育补贴方式主要为每月发放现金补贴,养育1岁以下婴儿的家庭每月可以领取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450元),1-2岁幼儿的父母每月可以获得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725元)补贴。效果看,在政策推动下,2005-2016年韩国生育率止跌企稳;但2017年后再度下行。长期看,日韩的总和生育率与家庭补贴占GDP比重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5、影响看,预计2025年生育补贴总额为1200亿元左右,有望提振消费约0.16个点,推动未来几年内生育率止跌企稳。
>补贴金额:当前生育补贴范围限定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且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2022-2024年我国新生儿数量分别为956、901、954万人,考虑到新生儿的长期下降趋势,假设2025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00万人,每月出生人数较为平均,则按照目前补贴标准计算,今年补贴金额约1178亿元。此后年份若补贴标准和出生人数不变,补贴金额可能与此接近。
>对消费的影响:生育补贴不同于以旧换新或消费券,可能并不存在明显的乘数效应。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68左右,则上述补贴今年可带来约800亿元的消费增量,约占社会零售规模总额的0.16%。整体而言,生育补贴对消费的拉动偏长期、偏温和,短期影响有限。考虑到今年下半年出口和经济下行压力可能加大,稳消费仍需直接政策支持。
>对生育的影响:从日韩经验看,生育补贴政策实施最开始的10年内,政策趋于逐步加码,我国生育补贴金额也有较大上升空间,有望推动生育率止跌企稳。此外,除了直接发钱,提升生育率也需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相关生育配套服务,优化生育休假制度等。
>对股价的影响:短期内,母婴用品、奶粉等行业有望率先受益;中长期内,生育补贴可能带动教育、玩具文具等消费,利好相关行业表现
风险提示:内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海外经验不可比,统计误差和口径调整。
1、陈芋汐/掌敏洁摘金!中国队夺得世锦赛女双10米台14连冠,世锦赛中国女排名单
2、“80后”资本大佬朱江掌舵后,帝欧家居迎来大动作,涉4.77亿元募资
3、这20来年的关注与热忱,换来的是中国男足近乎嘲讽的对待,中国男足再次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