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风口引爆TIDES业务,药明康德中报净利翻倍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业绩公布后,二级市场给予了积极反馈。7月29日,药明康德A股涨幅超7%,收报91.69元/股,港股涨幅更是超11%。
从股价走势来看,在过去一段时间,药明康德股价已经呈现出上升趋势,年内A股涨幅达78%,H股涨幅达到了91%。此次半年报的发布,更是成为股价上涨的又一重要催化剂。
化学业务领跑,新兴赛道成增长引擎
根据业绩报,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的业务布局中,化学业务是其营收增长的主要来源。其中,化学业务收入达到163.01亿元,同比增长33.51%,占总营收的近80%,毛利率为49.07%。这一业务的增长为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
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D&M)业务作为化学业务的核心部分,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实现收入86.8亿元,同比增长17.5%。从管线扩张来看,该业务在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阶段,上半年合计新增了8个项目,使得D&M管线总数累计新增412个分子,达到了3409个。随着临床后期和商业化大项目的不断增加,该业务的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而在新兴赛道方面,TIDES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尤为引人注目。2025年上半年,TIDES业务实现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141.6%,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8%。TIDES业务包含多肽药物的生产,随着去年新增产能逐季度爬坡,其产能得到了有效释放。
全球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类药物持续火爆,推动了对多肽药物原料药及CRO的需求,这成为药明康德TIDES业务增长的重要市场驱动力。药明康德在多肽药物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敏感度,使其能够迅速抓住这一市场机遇,不断扩大客户基础,提升市场份额。公司还在持续推进泰兴多肽产能建设,预计2025年底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将提升至超100000L,为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产能保障。
化学业务的稳健增长和新兴赛道如TIDES业务的爆发,共同构成了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化学业务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庞大的客户群体,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新兴赛道的崛起,则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展示了药明康德在应对市场变化、布局未来发展方面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
全球化布局深化,在手订单支撑未来增长
来自欧洲客户的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长9.2%。欧洲也是全球重要的医药研发和生产区域,药明康德在欧洲市场的稳步增长,表明其服务得到了欧洲客户的认可,在欧洲市场的业务拓展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公司通过在欧洲建立本地化的服务团队和生产基地,加强与当地药企的合作,深入了解欧洲市场的需求和法规要求,从而实现了业务的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为31.5亿元,同比下降5.2%。中国市场的收入下滑,主要是因为中国仍未走出创新药寒冬,作为上游“卖水人”的药明康德也受到了行业环境的影响。不过,中国创新药近期出现了不少重磅创新药交易,不少从业者认为行业的春天或许不远了,这也为药明康德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希望。
截至2025年6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达到566.9亿元,同比增长37.2%。充足的在手订单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从业务结构来看,小分子CDMO业务、TIDES业务的后期及商业化项目订单的持续增长,是在手订单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小分子CDMO业务作为药明康德的传统优势业务,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吸引了大量客户,订单量持续稳定增长。而TIDES业务由于市场需求的爆发,特别是在GLP-1类药物的带动下,订单增长迅猛。
2、鲍韶山:特朗普这一举动,让去美元化成为关乎命脉的必然抉择,鲍橒个人资料
3、俄罗斯奢侈品市场中国商品份额增加至27% 香港商品份额大幅增长至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