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老牌名校跌落神坛,名校985211
文/挪威
前两天看新闻,说广州这边一个高考屏蔽生放弃了清北,去港大读了牙医,不少社区跟帖一水的祝福,表示绝对正确的选择,首先是奖学金覆盖面大,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毕业出来就能非常高的工资,而且还能拿个香港身份。
我用DS查了一下,香港牙医私人执业普遍年收入在300-500万港元,全行业收入的中位数大概在12万港元,港元和人民币汇率差不多是一比一,如果是港大毕业的,年薪百万应该非常轻松。
香港注册牙医还没超过3000人,所以注册牙医这个身份非常稀缺,收入高也正常。
清北毕业生能拿到这个收入的,真未必有多少。事实上不仅仅是清北,老牌名校今年的录取线,有很多被新大学超过了。
如果大家有关注的话,会发现今年刚开始招生的大湾区大学已经可以和华南理工打比赛了,南方科技大学的分数线已经力压中山大学了,还有浙江那边的西湖大学,也都差不多类似的情况。
这些高校的特点,就是没有大而全,走小而精次的路子,而且只做好的专业,比如计算机,AI,口腔等等,这些专业有共同的特点,好就业,收入高,另外师生比也很有优势,比如南科大差不多是3:1这样,培养计划做得很精细。
当然这些大学收费也不便宜,特别是一些合作办学项目,一年十几万也不少了,本身这些大学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富裕家庭去的学生也会比较多,某种程度上,也强化了寒门难出贵子这个状态。
小镇做题家埋头做题的时候,父母并不会去做做题之外的专业评估和市场行情了解的工作,所以小镇做题家还是得做题。埋头在以前管用,在现在和未来,残酷点说,都不太管用。
前阵子从泰国清迈回来,在清迈机场碰到一个00后,本科广外的,硕士申请了港科大,大学几年一直在玩命学雅思,现在靠教雅思也能养活自己,申请了适合自己的学校。
聊天时他强调了两点 ,就业前景和收入情况,这是实打实的,至于名校光环之类的,有更好,没有也没关系,所以大家能看到一些特定专业为重点的院校分数线都挺高。
随便举几个例子吧,浙江警察学院分数线可以和浙江大学PK,上海海关学院可以和山东大学的一些专业PK。
总之,专业/城市的优先级,已经遥遥领先于高校的名气了。特别是这些专业后边的收入情况,以及是不是好找工作,这个风向越来越明显,而今年高校涌出来的毕业生高达1200多万,未来只会持续走高,所以这个风向会越来越明显。
那些大家寒窗十年交了十几万和4年青春读出来最后要去送外卖还觉得给母校丢脸了的学校,会被大家摒弃的。
也算是时代之变吧,以前高考闭着眼睛选名校,一般不会太差,现在双一流也未必能保多大的就业底线。
讲个冷知识,很多学校的三方协议都是造假的,这里边甚至包括不少双一流高校,每到毕业季,辅导员干的最多的活儿就是去找一些空壳或者关系比较好的公司,签三方上交学校,学校的就业数据才能保住。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1、超越张一鸣,钟睒睒又“杀”回来了首富钟睒睒,过去一年“不好过”。
3、俄罗斯萨拉托夫市一居民楼燃气爆炸致3人死亡,俄罗斯燃气爆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