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尔曼:乌克兰重建问题,是怎么从欧美会议桌上消失的?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东·尼尔曼,翻译/ 薛凯桓】
7月份,乌克兰经济和社会领域值得关注的动态是:罗马重建会议无实质成果,西方阵营分裂,贝莱德退出乌克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放5000万美元贷款但再次附加霸王条款。
社会方面,在校学生数降至30年最低,高年级女生占比极高,贫困率飙升,食品价格暴涨,“一日式”商店激增等等。
事实上,罗马会议既不是探讨乌克兰重建的首次国际会议,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类年度会议早在2017年就已开始。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之前,会议主要讨论的是乌克兰国内的改革问题,而在那之后,重心才彻底转向战后重建。
2022年,泽连斯基在瑞士卢加诺乌克兰重建会议上发表视频讲话
于是,重建资金的来源一度被寄希望于从俄罗斯获取。当时很多人认为俄罗斯已经是一个“泥足巨人”,即将崩溃。但卢加诺会议最终只形成一份宣言性文件,并没有得到落实。因为2022年战争还在继续,俄罗斯既没有投降的意思,更不可能进行赔偿。不过,当时大家对2023年乌军的大规模反攻还抱有信心,所以卢加诺会议的设想就被顺延到下一次会议。
然而2023年6月中旬,在伦敦举行的后续会议比瑞士的首次会议更加没有存在感。会上又是一番宏大的言辞,乌方公布的损失数字在一年里从1000亿美元飙升到4000亿美元——这显然和电力设施遭到袭击以及收复了部分失地有关,但基辅当局仍然坚持7500亿美元的重建资金诉求。
由于俄罗斯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遭遇失败,什梅加尔宣布将制定一个“公正机制”,目标就是被冻结的5000亿美元俄罗斯资产。然而,一个月后,扎波罗热方向反攻的失利迹象开始显现,与会各方的乐观情绪也明显降温。到了2023年8月,欧盟对乌克兰的月度财政援助额度也从15亿欧元减少到10亿欧元。
2024年夏天,欧洲国家想出一种新办法,打算通过对冻结俄罗斯资产产生的利息和票息进行再投资,来实现乌克兰战事的“自我维持”。同年,乌克兰重建会议在柏林再度召开。
有意思的是,重建议题甚至都没有被深入讨论。东道主、时任德国总理朔尔茨一开场就说,在战事结束之前谈论重建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柏林会议的焦点转为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弹药等紧迫问题。这时候,乌方公布的损失总额已经攀升到5000亿美元。乌克兰大部分火力发电能力丧失,部分水电站因为关键机房结构没有嵌入坝体无法运转。
到了2025年,乌克兰重建会议在罗马召开时,西方阵营已经出现分裂迹象。俄罗斯依然拒绝投降、忏悔和赔偿,贝莱德也实质性退出相关事务。乌克兰重建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反复表态,更是让局势变得复杂。
罗马的乌克兰重建会议合影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被迫填补美国角色退却后留下的真空,不仅承担起乌克兰主要财政捐助国和工业后盾的责任,还接替贝莱德成为重建协调者。会议决定设立一项乌克兰重建专项基金,初始金额为2.2亿欧元,目标是在2026年初之前再筹集2.8亿欧元。
从卢加诺的第一次重建会议再到现在,局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西方的集体行动能力变弱,只有欧洲的官僚机构还在持续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及对其重建可能性的信心。对这些官僚来说,这场战争反而成了他们扩大在欧盟内部影响力的机会,他们借此把一些原本属于成员国政府的权力收归到自己手中。
总的来说,乌克兰的经济复苏还遥遥无期。在欧洲各国首都轮流举办的年度会议,气氛更像是巫毒教或通灵仪式。参与者们不断给“乌克兰僵尸”缝补伤口、接续断肢,只是为让它能继续和实力悬殊的对手进行一场力量失衡的苦战。
2、东北大学6名学生溺亡只是体面说法,真实情况太残忍,东北大学泳池
3、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大型赛会志愿服务高级研修班举行,粤港澳大湾区比赛获奖属于什么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