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5 07:27 作者:刁泊斯
为什么说1.2万亿投资基建,比直接作为社会分配更有效益?,基建投资占比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66805”推荐,来自《与其搞基建工程,不如把钱用来提高社会福利,提高人民收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至于我说的对不对,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历史会给出正确答案。我是学经济的,我研究的,不是一个项目的重要性,而是分析它的经济意义。比如,1块钱投在这儿里能产生0.5元的效益,而投在其他领域能产生5元的效益,自然就会对前一个投资激烈质疑。
当然,考虑投资不能光考虑其经济性,但经济性分析,毫无疑问是一个确认投资是否适宜的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1、1.2万亿的投资中,其最少13%是以增值税税收的形式返回国库,其次一个最少60%是以各种的形式最终分配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水泥、沙石、钢筋、机械等购置费分配到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中。这些工资收入再进行二次及三次的消费分配,形成消费循环,也就是俗称的拉动消费,比你将1.2万亿直接作为社会分配更有效益。
2、水电的每度电的成本为0.07-0.01元,上网价为0.30元,火电的成本为0.30,上网价为0.38元,从电价的收入中,水电每度可以净赚0.20元,按这个水电站的一半负荷功率发电收入,每年可以有350亿的收入,34年可以收回全部成本。如果为百年工程来计算,收入是投资的两倍。两倍的国库收入,可以让国库比原来做多两倍的社会福利分配。
3、水电是一次建设,百年收益,将长期降低我国的用电成本,可以发展更多的高耗能产业,利用电价的成本优势,将全球的高耗能产业留中国,有利于中国垄断钢铁、铝材、稀有金属、各种金属的提炼,成为百年产业,巩固中国的工业大国地位。AI的用电相对于冶金来说,不值一提。
4、中国工业用电是最大头的电力消耗用户,用电因应工作时间关系,产生高峰与低谷时段,火电、核电属于不可调关停电力,低谷时段大量浪费;风力、光伏发电属于不可预测的电力; 只有水电是最可靠的发电方式,水电联合风力、光伏作高效的补充,才可以充份发挥风力、光伏发电的能效。
5、可以断言,在你我有生之年,核聚变发电都不可能成为产业,因为核聚变原材料难获得,难连续添加,不能连续稳定可控产生电力,现在的核聚变实验其实是另有用途,不可能成为供电的组成部分。
6、道路基建的最大效能是,增加山区、西部、北部低收入地区的物产可以快速运送到东南部沿海地区消费,提高低收入地区的收入,同时降低高收入地区物价。低收入地区的收入增加后,反过来可以消费高收入地区生产的工业产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最好的提高社会福利的事情就是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稳定物价,提供更多的消费层次。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才是消费品的提供者,第三产业则只是消耗者,只有消耗者没有提供者,物价只会越来越高,就像现在的美国一样。
你如果真是学经济的,如果这些经济循环的事情都搞不明白,那就白学了。
1、马斯克称年底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可能覆盖美国一半人口,马斯克 自动驾驶
3、为什么清朝洋务运动失败了,而日本明治维新却成功了呢?,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洋务运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