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罢免鲍威尔找借口?特朗普跑到美联储翻修工地催降息,特朗普提名美联储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造访美联储,视察了耗资25亿美元的美联储大楼翻修工程。特朗普还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讨论了利率问题,称“这次谈话很有成效”。这是近20年来,首次有美国现任总统访问美联储。
特朗普此前已多次呼吁美联储降息,他认为,美联储维持高利率,使得联邦政府陷入了为其债务支付巨额利率的困境,增加了企业和消费者借贷的难度。但金融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依然高于预期,过早降息可能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风险。
“特朗普想为罢免鲍威尔找借口”
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两栋美联储大楼建于上世纪30年代,此前从未进行过翻修,需要建设新的管道、电力、供暖、用水等基础设施。翻修工程在2017年得到美联储理事会批准,并在2022年启动。然而,这项翻修工程在过去几年里出现成本超支的问题,成本从2021年预计的19亿美元上升至如今的25亿美元。
在视察美联储期间,特朗普再次对翻修工程的成本提出质疑:“看起来成本大约是31亿美元。涨了一点,或者说涨了很多。”
特朗普和鲍威尔随即就成本问题展开争论。通过经营房地产公司发家的特朗普拿出一份成本清单,坚称工程成本已达到31亿美元。鲍威尔则表示,特朗普提供的数字被夸大了,其中包含了2021年重新开放的另一栋大楼的相关成本。
视察结束后,特朗普在其自创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发文称:“成本超支很大,但好消息是,我们的国家发展得很好,几乎可以负担得起任何费用——即使是这栋楼的费用!我会关注进展,并希望能贡献一些专业知识。众所周知,我翻新了宾夕法尼亚大道上的旧邮局,取得了巨大成功。”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旧邮局大楼在数年前被特朗普集团改造为一家豪华酒店,为期两年的翻修工程耗资约2亿美元。酒店于2016年开业,2022年被出售。特朗普借此批评美联储翻修工程的成本:“这个项目的总成本比美联储大楼少得多,规模却是后者的数倍。总之,让我们尽快完成它。更重要的是,降低利率!”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近期特朗普政府频繁美联储翻修工程的成本问题,可能是想为罢免鲍威尔寻找理由。特朗普在视察期间回答了美国媒体的提问,当被问及会如何对待成本超支的承包商时,他表示:“一般来说,我会怎么做?我会解雇他。”
谈及鲍威尔可以通过哪些举措来平息白宫的不满,特朗普说:“好吧,我希望他能降低利率。除此之外,我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罗素·沃特已在本月早些时候批评过该工程,要求鲍威尔提供更多细节。沃特在给鲍威尔的一封公开信中表示:“你没有试图纠正美联储的财政状况,而是继续推进对华盛顿特区总部的大手大脚翻新。”他还断言鲍威尔对美联储“严重管理不善”。
共和党众议员安娜·保利娜·卢娜近日也指责鲍威尔作伪证,建议美国司法部对其提出刑事指控。卢娜称,鲍威尔在美联储埃克尔斯大楼内的豪华设施上撒谎、歪曲大楼的维护状况,他所说的“成本上升是为了简化施工、避免进一步拖延”是假的。
随着特朗普和美国共和党人持续抨击美联储,鲍威尔正面临不利的政治环境。如果美联储选择降息,看起来就像是屈服于特朗普的压力;如果他们坚持利率不变,共和党人的攻击可能损害美联储的声誉。一名白宫官员上周曾透露,特朗普政府反复强调美联储翻修工程的成本问题,部分目的就是“损害这家伙的形象”。
特朗普此前多次声称,由于美联储维持高利率,联邦政府陷入了为其债务支付巨额利率的困境,增加了企业和消费者借贷的难度。他坚持认为,如果美联储降低利率,将为美国政府节省大笔资金。此外,特朗普政府推动的税收和支出法案,预计将大幅提高联邦赤字,高利率会迫使联邦政府拨出更多资金来支付债务利息。
有分析人士还推测,特朗普频繁攻击鲍威尔是为了将其塑造成一个“恶棍”。一旦通胀飙升、失业率上升或出了其他什么问题,他可以甩锅给这个“恶棍”,说这都是鲍威尔的错,因为等待太久才降息,美联储主席应该听取“更聪明的总统”的意见。
考虑到特朗普正因为爱泼斯坦案而陷入舆论旋涡,还有人猜测,特朗普可能想借批评美联储转移外界的注意力。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升0.3%,同比上升2.7%。
美国消费金融服务公司Bankrate的首席金融分析师格雷格·麦克布莱德表示,目前美国的通胀率依然高于预期,“自去年12月以来,美联储一直保持观望,维持利率不变,这反映了美国经济韧性和通胀路径的不确定性。”
投资顾问公司Index Fund Advisors高级副总裁马克·希金斯指出,过早降息可能导致美国遏制通胀的努力失败,“现在的情况是,特朗普想向美联储施压,要求其降低利率,但美联储没有太多的灵活性来这样做。为了抑制通胀,他们必须更长时间地维持高利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美国商务部长称,若中国不批准出售协议,TikTok 将在美国停用
2、“国车”红旗新能源路:技术蓝图虽美,销量惨淡难掩转型之困
3、有一说一 | 百万高校毕业生的严选 广东提前实现全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