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谁是中国21世纪上半叶的“四大国运工程”

时间:2025-07-31 17:16 作者:雨水漫过桥

谁是中国21世纪上半叶的“四大国运工程”

此前解读“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时,我提到了一个“四大国运工程”。篇幅所限,后来文章里也没有就这个话题展开。今天就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聊一聊吧。

我看到大家也提了很多自己认为的国运工程,比如民间一度热议过的,把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水调到新疆的“红旗河”工程;移民太空的“月球科研基地”;连接山东、辽宁的“渤海跨海大桥”;台海隧道等等。都是挺大的工程,有些未来会建,有些也特别有想像力。

从地缘政治角度评定国运工程有三个标准:一是必须改善内部某一重要板块的地缘定位;二是必须对中国延伸境外影响力有结构性的影响;三是必须有广阔的经济前景。

以这三个标准,我们可以在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四个方向,找到四个国运工程。分别是:中吉乌铁路工程、墨脱水电站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图们江出海港工程,以及南海填海造岛工程。

如果各用一句话概括这四大工程的地缘价值,那就是:中亚修路、南亚发电、北海建港、南海造岛。之所以将时间范围限定于21世纪上半叶,是因为任何具体的预测,跨度都不应该超过30年,尤其这类项目从谋划到建成都需要很长的时间。21世纪下半叶,也必然会有新的国运工程诞生,届时我会在最后的时刻做出新的预测。

1

西北工程——中吉乌铁路

对内改善板块:南疆地区

对外辐射;中亚及东地中海地区

地缘定位:丝绸之路主线出境线

完成度:50%

中国虽然被认定为东亚国家,但感恩祖先的努力,当下其实已经有55%左右的土地位于欧亚大陆心脏地带。

这是一个没有国家能够超越的优势。我在十六年前推导的“新世界岛模型”中,用各项指标筛选出了五个一类地缘政治体,简单点说就是能够以我为主,打造一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板块。如果按照过往的地缘政治惯例,我们还可以称之为“帝国体”。

五个帝国体中,美国是纯粹的海洋国家,远离人类文明起源的旧大陆;俄国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国家;欧盟、印度、中国,分别是欧亚大陆西、南、东边缘国家。这当中欧盟和印度是纯粹的边缘国家,只有中国因为获得了半个蒙古高原、半个中亚(新疆),以及几乎整个青藏高原,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延伸半数国土。

这就给中国带来了一个其他四个帝国体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中国有机会组局打通连接三大边缘文明区的丝绸之路。反之被巴基斯坦和俄国堵在家门口的印度和欧盟,则没有可能去做这件事。俄国则一没有足够的贸易量,二无法取信于其它三大边缘体,无法组局做这件事。

汉武帝在两千年前的向西开拓,不仅为当时中国得到上述心脏地带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概念,更是让沿线国家能够瞬间唤醒记忆。

尽管丝绸之路的概念已经泛化,但真正的主线还是当年汉武帝通过“远征大宛之战”打通的这条主线,也就是由南疆的喀什地区翻越葱岭,连接费尔干纳盆地的这条汉代丝绸之路北线。今时不同往日,铁路而不是驼队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主运输工具。

由于费尔干纳盆地的主体,当下是乌兹别克斯坦继承的,但乌兹别克与中国之间又隔着吉尔吉斯斯坦,因此这条现代丝绸之路主线能不能打通,关键便在于能不能修一条“中吉乌铁路”了。

1996年,中吉乌铁路便开始立项研究,起点为南疆的喀什、终点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只不过一方面前苏联国家用的都是宽轨,中国要推进的则是标轨;另一方面俄国不希望中国利用丝绸之路,扩张在中亚的影响力,一直从中作梗。因此整个项目一直到俄乌战争开打后,俄国有求于中国,方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启动。

在这三十年间,以喀什为起点向东延伸的“南疆铁路”已经完成,丝绸之路则主要是以2011年启动“中欧班列”形式在推进,借助北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铁路,将中国的商品输往欧洲。然而这条路线,实际是在复制所谓“草原丝绸之路”,无论是古代的游牧政权,还是现在的俄国都无法给予足够的安全保证。

中吉乌铁路的价值在于,它可以规避俄国的影响力,直接通过伊朗连接东地中海沿岸地区,这才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主贸易线路。放在汉朝就是通过伊朗的安息王朝连接罗马帝国。放在当下,则可以理解为中吉乌铁路在延伸至伊朗后,还会有两条支线延伸,一条走土耳其连接欧洲;一条走阿拉伯半岛连接北非。

中国参与修建、2003年启动的“土耳其高铁”、2023年3月,沙特、伊朗在北京完成世纪和解,都可以视为在为这条丝绸之路主线做准备。即便不能全线修建新标轨铁路,中吉乌铁路修通之后,暂时可以借助其它国家原有的铁路,打通前往上述两个国家的贸易路线。最低限度也可以大大加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地缘联系。

不管丝绸之路未来建分支,中吉乌铁路的价值都将超过其它出境铁路。对于中国内部来说,南疆地区一直是一个不够稳定的板块。根本原因则在于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度还不够高。回顾丝绸之路畅通的时代却不是这种情况。公元45年,来自南疆的西域十八国联名请求汉光武帝重建西域都护府,便是例证。毕竟归入中原王朝不仅安全有保障,还能够因贸易兴盛而获益。

之所以说完成度是50%,倒不是因为工程才刚开工。主要是因为毕竟是跨国工程,面临不确定的因素多。换句话说,如果吉尔吉斯出现政治动荡,并非不存在停工的可能性。

2

西南工程——墨脱水电站

对内改善板块:西藏地区

对外辐射;南亚

地缘定位:南亚桥头堡

完成度:90%

成为一个横跨东亚及心脏地带的国家,最深远的收益在于中国可以保障自己的用水安全,尤其是青藏高原这座超级水塔,不仅让长江、黄河这两条母亲河,可以全境位于中国,更能让中国可以控制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湄公河)等国际河流的上游。

上游地区想影响下游地区,最好的办法就是修建水利。关系好的时候,我帮你防洪防旱,关系不好的时候,我就反向操作甚至想办法把水引走。2025年4月23日,印度以巴基斯坦支持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恐怖袭击为由,决定“暂时搁置”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河水条约》。4月27日,印度突然在上游开闸,引发下游巴境内的洪灾。5月6日,印度又先后关闭了建于杰纳布河上游地区的巴格利哈尔及萨拉尔两座水电站大坝的所有闸门,完全切断对巴基斯坦的供水,以报复印控克什米尔发生的致命袭击。由于在57空战中吃了大亏,印度总理莫迪于5月22日进一步威胁“如果巴基斯坦继续输出恐怖主义,将得不到来自印度的哪怕一滴水。”

以水为兵并不是一个道德的行为,不过作为巴基斯坦的母亲河,印度河上游在印度境内的确是个巨大的隐患。双方在克什米尔的争夺,很大程度也是印度河上游之争。

然而让莫迪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两个月后,中国就宣布在敏感的雅鲁藏布江峡谷,修建规模达3个三峡大坝的墨脱水电站。这当然首先是为了服务于中国自己的需求,不过在这个时间点宣布却的确与印巴水资源之争相关。毕竟无论莫迪还是普通印度民众,刚用水威胁过巴基斯坦,紧接着就强烈指责中国修水电站会威胁印度安全,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对于中国来说,修建墨脱水电站的主目的还真不是威胁印度。

首先作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水电资源本身就是一笔待开发的财富;其次西藏作为自治区,需要跟内地建立更多的经济联系,才能真正完成地缘融合。如果没有内地的需求和国家的投资,水电站建不起来,西藏也无法从中获利。水电站建成之后,每年西藏光直接财政收入就能多200个亿,相当于去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更别说还能解决数以十万计的就业,拉动相关产业。

不过作为一个位置敏感的水电站,墨脱水电站对外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是现实存在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简单点说就是雅鲁藏布江在南流印度之前,围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尽头,绕了个500公里的弯,整体像个往东北方向翘的大拇指。因为这个特点,峡谷的一半在山脉的北边,一半在山脉的南边。

当年英国人在藏南总得来说是延着分水岭划的麦克马洪线,但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势过于险峻,就没有进去考察,整体留给了中国,变成了隶属林芝的墨脱县。换句话说,墨脱即位于藏南,又不属于印度认为可以凭借麦克马洪线,争夺主权的藏南。

鉴于喜马拉雅山脉分水岭,是南亚板块与青藏高原的分割线,喜马拉雅南坡还有尼泊尔、不丹这样的南亚国家,因此墨脱实际上已经位于南亚了。在地缘政治上,是中国刺入南亚的桥头堡。如果补给有力,中印又发生全面战争的话,由墨脱出兵可以直接对分离主义倾向明显的印度东北地区构成威胁。只不过想补给有力,过往却是十分困难的。

由于隔着雪山,墨脱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1993年经过18年的修建后,勉强通了第一条墨脱公路——扎墨公路,结果通车一天就被泥石流毁了,两年后才勉强能做到一年通行四个月。此后经过两轮升级,尤其是打通了隧道,现在算是完全体了。2022年,第二条墨脱公路“派墨公路”用了八年时间贯通,自此修建墨脱水电站的准备工作算是做好了。

水电站没有走筑坝的常规做法,而是直接自峡谷北段的米林县境内,到南段的墨脱境内,在喜马拉雅山脉上打通一条跨度超40公里、落差超过2000米的引水隧道,在隧道里布设5级发电机组发电。

网友们在讨论中印未来战争时,时常有人开玩笑,干脆让基建狂魔在喜马拉雅山上打个通,然后突然出现在印度境内。如今的墨脱水电站算是真的做到了,只是会不会在打通引水隧道的同时,在里面有架设一条栈道式的通道,那就要靠网友的想象力了。

之所以说完成度90%,是因为这是一项完全位于中国境内的项目。在人类整体因AI时代到来,存在巨大电量缺口的大背景下,工程本身在经济上的回报也没有问题。换而言之,如果不是因为工程确实还需要时间来修建,即便认为100%的完成度也没有问题。

 

3

东南工程——南海填海造岛工程

对内改善板块:南中国海

对外辐射;东南亚

地缘定位:海上丝绸之路支点

完成度:80%

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当代中国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支点。“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虽然理论上所有通过海洋与中国连接的国家,都可以被纳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但凡事都有个主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所连接的国家,才是经略的重心。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就是就郑和七下西洋所链接的海区。只不过郑和时代以马六甲海峡为界,西侧的印度洋被称之为“西洋”,东侧的南海被称之为“东洋”。由于整条线路,借助的都是海洋季风,因此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季风海上丝绸之路”,以与当下其它海上之路相区别。

梳理季风海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中国、东南亚、印度、伊朗、阿拉伯半岛、东非等板块,你会发现地球上差不多有一半人类生活在上述区域。鉴于连接印度洋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已经在一个半世纪前打通,这条海上交通线如今还能延伸至地中海乃至黑海地区。

鉴于中国并没有美国那样地接三大洋的海洋优势,因此蓝海战略主要放在南海和印度洋,同时依托美国所不具备的,用铁路构筑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优势,便可冲抵美国在海上的断档领先优势。

就经略季风海上丝绸之路而言,九段线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地缘政治遗产。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海上不存在陆地那样的划界模式,无论是用专属经济区、毗邻区甚至领海线,都只是一条权力线。相关权力方在线内拥有一定的权力。以此来说,九段线是一条中国在南海“排他利益线”。即在这条线内的任何争端,应该由相关争议国来解决,不允许外部势力直接插手。

制海权可以从三个指标来衡量,1、国际贸易额;2、打造海军的能力;3、海上支点数量。理解这海权三要素,就会明白经略南海的重点,不在于控制所有的岛礁,而在于在每个方位都布设有海上基地,再辅以优势海军拔除外部干扰,与相关国家进行高强度经济捆绑,最终让南海乃至整个东南亚国家,愿意加入中国组的局。

“南海五方”是我十四年前在天涯刚开贴时提出的一个地缘政治模型,也收录进了正式出版的《谁在世界中心》一书中。简单点说“南海五方”模型,是根据南海岛礁的分布特点,将整个海区分为了东、南、西、北、中五个区间,分别对应:黄岩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及中沙大环礁这五片岛礁。

通俗点讲,你可以将南海五方理解为南海五大战区。其中位于东沙群岛的主岛,东沙岛是北部门户,天然岛屿成分的东沙岛,目前由台湾地区控制并驻有海巡人员;西部门户属性西沙群岛有22个天然岛屿,目前已经成为三沙市的驻地;黄岩岛靠近菲律宾,是南海的东部门户。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岛则是南部门户。

南沙群岛天然岛屿最大的太平岛,面积也不过0.43平方公里,且其他天然岛屿均在其它国家控制下。这种情况下,填海造岛是延伸南海控制力的最有效办法。目前中国已在南沙群岛七个岛礁上大规模填海和人工岛屿建设”,统称“南沙七岛”。面积从大至小排列分别为:美济岛(5.66平方公里)、渚碧岛(4.3平方公里)、永暑岛(2.8平方公里)、华阳岛(0.28平方公里)、南薰岛(0.18平方公里)、赤瓜岛(0.102平方公里)、东门岛(0.08平方公里),合计新增陆地面积13.4平方公里。

这个面积已经足以支持中国在南沙的军事存在,唯一的缺口是黄岩岛还没有吹填。一旦时机成熟,黄岩岛填岛成功,那么中国在南海的布局也就完成了。这也是为什么说,南海填海造岛工程的完成度是80%。

整个工程最大的问题是美国的态度,因为美军也知道黄岩岛一但造岛意味着什么。这两年菲律宾小马克斯政府,之所以在相关岛屿与中国冲突频发,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阻止中国造岛。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哪一天中国开始在黄岩岛造岛了,那也意味着军事层面的亮剑,或者说有足够的实力,在擦枪走火后控制局面。

4

东北工程——图们江出海港工程

对内改善板块:东北地区

对外辐射;日本海及北冰洋航线

地缘定位:冰上丝绸之路起点

完成度:20%

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地缘政治遗憾是失去了“北海”。古代中国人认为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四面临海,因此也有了用“四海之内”来代指世界的认知。在东海、南海都已经明确找到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停下寻找北海、西海的脚步。

要是如一些地图开疆者想象的那样,西伯利亚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那北冰洋才应该是“中国北海”。只不过这片苦寒之地,即使是蒙古帝国也没有兴趣去建立统治。是哥萨克对毛皮贸易的追求,方使得俄国在17世纪上半叶,在全无干扰的情况下取得了西伯利亚的控制权。

以中国历史疆域来说,最有机会充当“中国北海”的无疑是被日本、朝鲜半岛、外东北、库页岛包夹而成的“日本海”。只可惜由于库页岛和外东北在近代被割让给了俄国,中国完全丧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

1860年,清王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落败于英法联军,沙皇俄国乘机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中国方面被迫割让了乌苏里江、黑龙江下游以东的外东北沿海地带。倘若加上因这一条约而正式放弃主权的库页岛,沙俄这次总计获得了总计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俄割取的沿海地带向南一直延伸至朝鲜半岛,与朝鲜隔图们江口相望。正是这一约定彻底让中国失去了在日本海的海岸线。1886年,双方就图们江口的堪界问题再次签订更为详细的补充协议——《中俄重勘珲春东界记》。两国交界点最终被确定在距离江口27里(河道长度30里)的位置上。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中国官员据理力争的情况下,俄方同意“珲春本地商船、鱼船可以自由出入,不必定向俄官领照”。这意味着中国船只可以不受限制的,由图们江口出海。值得一提的是,俄方之所以同意是,因为北洋水师定购的战舰刚刚到货。为了震慑俄方,当时李鸿章特意安排中俄勘界人员在海参崴乘坐“定远”号战列舰,并镇远、济远、威远、超勇、扬威等军舰随行,前往图们江口之侧的摩阔崴登陆勘测。

换而言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单纯想靠谈判是没有可能得到任何利益的。

虽然拥有了图们江出海权,并且一开始的确有民间航运公司使用了这一权力,打通了前往东南沿海的航线,但随着1952年“俄朝图们江大桥”的竣工,这条距离水面仅7米的大桥,彻底锁死了中国东出日本海的航线。

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必须深度依靠中国的俄国,终于在破解图们江出海港的问题上做出了让步。2024年5月普京访华,双方高层会晤后,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将同朝鲜就中国船只经图们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开展建设性对话”。2025年4月30日,俄罗斯与朝鲜在图们江两岸,同步举行新桥开工典礼。

目前的信息显示,这座投资9100万美元,预计2026年夏季竣工的新图们江大桥,挑空高度将达到20米。如果高度真实的话,再辅以航道疏浚,图们江出海困局将得到破解。

目前离图们江口最近的中国城市是隶属吉林的县级市——珲春。最终图们江出海港项目启动的话,行政或将珲春升级,或采取深圳、雄安模式,在尽量靠近出海口的点位再造特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必须指出的是图们江即便疏浚,也是一个河港,不可能航行远洋货轮。建港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航行“江海直达船”。

中国首艘江海直达船是为了破解南京长江大桥困局(净空24米),于2018年投入运营的“江海直达1号”。至于图们江航道最终能够航行什么样的江海船,可根据《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建造规范》专门设计制造。

除了俄乌战争的催化以外,俄罗斯开发“北海”(北冰洋)的迫切需要,是普京最终松口的重要原因。对于拥有将近一半北冰线海岸线的俄国来说,彻底改善国运的希望就在北极航线。如果北极航线能够商业化,那么俄国的地缘属性就将由“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国家”变成“欧亚大陆北边缘国家”。由于航线全程贴着俄罗斯海岸线,并且除了7-10月以外,需要破冰船护航通行,俄国必然能够从航线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2023年7月,中资新新航运公司推出全球首条北极定期集装箱固定班轮往返运输航线,旗下冰级集装箱船“新新北极熊号”(15950载重吨)搭载1638个集装箱完成首航(上海-白令海峡-圣彼得堡,航期约28天),标志着北极航线正式启动。

问题在于,俄国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贸易量,通过北极航线连通中、欧才能吃到这份红利。当然,俄国人的小算盘是中国借助俄国的铁路线,将货物运至与图们江口的海参崴、摩阔崴港口,然后再装船转运。这样的话即能利益最大化,又能继续封堵中国的日本海出海口。

对于借港出海这事,中国地方政府也一直在尝试。 2007年,黑龙江开始试点将进出省内的内贸货物,经由海参崴及其附近的东方港、纳霍德卡港,向南方港口转运。2010年,吉林则开始以同样的方式尝试对接朝鲜通道,并于当年取得了朝鲜罗津港的十年租用权。

问题是实际操作下来并不如人意。以2017年启动的“滨海2号”国际走廊——珲春—摩阔崴扎鲁比诺港线路而言,因俄方铁路运费高昂、口岸通关延迟,实际货运量还不到设计能力的15%。

中国可以自图们江出海的好处在于两点:一是通过江海船打通黑、吉两省与东部沿海的物流通道,使得东北这片被俄、朝封禁的共和国长子,因成为开放前沿而重获生机;二是可以更自由的选择俄国、朝鲜的深水港,转运远洋货物。

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国需要用北极航线来缓解马六甲困局的话,必然不能以东部沿海作为主出海地。一则航线拉长,会降低北冰洋航线的成本优势;二是韩国与日本之间的对马海峡卡在当中,会造成一个新的“对马困局”,时刻处在可能被美国切断的地缘风险中。

如果将制造业更多转移至,黑龙江、吉林,然后货物经图们江出海,再装船完全沿俄国海岸线转入大西洋,这层地缘政治风险就没有了。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中俄背靠背合作伙伴关系稳定的基础上。只不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俄国会比中国更需要这个关系的。

俄国需要经略他的“北海”,中国也要在自己的“北海”有出海口。这个大方向上是双赢的,因此图们江出海港工程最终是一定能够实施的,只不过鉴于项目受制于人的成份更高,新大桥的兴建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因此当下的完成度只能算是20%。

作者温骏轩

生于20世纪70年代,法律专业出身。2009年开始,以地缘视角,辅以原创地图,在网络更新“地缘看世界”系列文章,创作文字近千万。已出版《谁在世界中心》《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等著作。其研究成果中的“新世界岛论”“北纬42度温度线”等创新理论,在地缘政治、军事、历史等相关领域引发广泛关注。

Top

1、为什么说歼10CE会搅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歼10c对地攻击

2、秦皇岛生命健康科创投资基金完成设立近日,河北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审议通过秦皇岛生命健康科创投资基金设立,该基金由河北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联合嘉兴溁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思路迪医药(北京)有限公司、秦皇岛市金财控股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设立,基金管理人为嘉兴溁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规模2亿元,其中河北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认缴6000万元、占比30%。

3、从轴承和阀门,看中国制造的未来,轴承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TZA/detail/vqnpmu.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雨水漫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