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8 19:16 作者:枫叶缀
秦博、宋森里·塔维坎:老挝联俄启用核能,东盟能源版图面临新挑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秦博、宋森里·塔维坎】
老挝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7月底访问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双方还签署了七份协议,其中包括《2025-2026年和平利用核能合作路线图》。老挝本是长期处于国际发展边缘的内陆小国,这份协议却突然将其置于全球核技术竞争和敏感能源治理的聚光灯下。
以往国际社会对老挝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中南半岛的避世小国,但根据这份最新的协议,老挝将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合作,引入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采取BOO/BOT(建设-拥有-运营/建设-运营-移交)模式,这表明俄老首脑本次的会晤蕴含着超越常规外交的战略意蕴,其深层意义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文件或商业契约。
其一,它展示了小国在不对称权力结构中,应对能源安全挑战的战略主动与生存智慧。老挝通过核能合作,在大国博弈的间隙中扩大有限的政策回旋余地,试图打破传统能源依赖的枷锁,提升能源主权的象征价值。
其三,核能具有军民两用的特点,其风险性高,对地缘战略有重要影响,俄罗斯此举直接关涉到了东南亚无核武器区规范(SEANWFZ)的敏感议题,很可能会搅动区域安全认知的平衡,甚至重塑大国在技术政治领域的竞争局面。
老挝经济结构单一、发展落后,其能源体系存在深层次的结构性缺陷与转型需求,所以本次与俄罗斯的合作大致符合其国家的战略逻辑。老挝目前的电力供应以水电为主,但气候因素(尤其是旱涝灾害)易导致电力波动,使其国家能源安全长期陷入系统性风险。多年来,老挝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刚性增长,但是其倚重的传统大型水电项目却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和阻力。环境方面,水电站常被老挝公共知识分子们认为是破坏流域生态,导致了生物多样性流失。在社会方面,老挝公共知识分子也认为水电站带来的移民安置会引发纠纷,社区权益也会相应产生矛盾。
此外,核安全治理对老挝来说更是困难重重。老挝须从零起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核监管体系,培养专业人才队伍。这不仅耗费巨大,更需要不断完善的制度作为长期支撑。其成败关键,取决于能否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技术建设与能力培育方面的支持,避免因选址、设计、建造或运行等阶段出现监管疏漏或技术失误,引发灾难性后果——环境破坏、公共卫生危机,甚至触发整个区域相邻国家的安全警惕。
1、母亲让女儿辞职照顾自己补偿490万元!两人因房租闹上法庭,女儿被判返还480万
2、广东向受灾地区拨付自然灾害救灾资金8000万元,广东自然灾害普查试点地区
3、续航最强特斯拉登陆工信部:Model 3 新增 830km 版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