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第一波用户反馈:笨拙,还我4o
OpenAI备受瞩目的新一代模型GPT-5在发布后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初步反应,部分早期用户抱怨其表现“笨拙”,甚至不如前代产品。
许多用户表示,这款被誉为能将ChatGPT提升至“博士级专家”水平的新模型,在实际使用中却频频在简单的数学和拼写问题上出错,甚至会编造信息。有许多付费用户表达了失望情绪,甚至呼吁恢复使用其前代模型GPT-4o。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于周五迅速做出回应。他承认GPT-5的发布过程“坎坷”,并将用户体验不佳归咎于技术故障。Altman表示,一个负责根据用户提问自动选择不同复杂程度模型的“自动切换器”在发布当天大部分时间处于失灵状态,导致系统调用了较弱的模型,使得GPT-5看起来“笨拙得多”。
对OpenAI而言,此次发布的成败攸关重大。该公司不仅需要以此证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更需要说服企业和个人用户为其高级服务付费。这些收入对于抵消其在人才、芯片和数据中心等方面的巨额投入至关重要,而一个不稳定的开局无疑会为这一商业目标蒙上阴影。
“自动切换”机制引发困惑
此次用户负面反馈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指向了GPT-5底层一个全新的运行机制。与以往版本不同,GPT-5引入了一个“自动切换器”(autoswitcher),系统会根据用户查询的复杂程度,自动在不同等级的模型之间进行切换。OpenAI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优化其宝贵的计算资源。
然而,这种设计也意味着用户并非总能调用OpenAI最强大的技术。当该切换机制未能准确判断或出现故障时,用户的体验便会大幅下降。
一个测试案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当被问及单词“blueberry”中有几个字母“b”时,GPT-5最初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三个”。但在被提示“再想一想”之后,系统似乎调用了更高级的推理模型,最终给出了正确答案。这一机制的不透明性是用户感到困惑和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负面反馈占据了社交媒体的头条,但GPT-5的早期评价呈现两极分化。部分专业人士在试用后给出了积极评价。开发者Simon Willison在一篇博客文章中称GPT-5是“我最喜欢的新模型”,认为它“能胜任工作”且“偶尔表现出色”,但也补充说,“它与我们之前拥有的模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Ethan Mollick则对其研究、写作和简化编程的能力感到惊叹:
“GPT-5 只是自己做一些事情,通常是非凡的事情,有时是奇怪的事情,有时是非常人工智能的事情,这就是它如此有趣的原因。”Altman承认首秀失误并承诺改进
面对汹涌的负面评价,OpenAI管理层试图平息用户的担忧。在周五于Reddit平台举行的“Ask Me Anything”(AMA)活动中,Altman坦承了发布初期的技术问题。他承诺,“从今天开始,GPT-5会显得更智能”。
他表示,OpenAI正在研究允许Plus付费用户继续使用GPT-4o的方案,并将为Plus用户提供双倍的使用速率限制,以鼓励他们更好地适应新模型。
“在我们完成推广后,我们将把 Plus 用户的速率限制提高一倍。”
此外,针对发布会上引发“图表犯罪”(chart crime)嘲讽的一张严重失准的图表,Altman在社交平台X上承认这是一个“巨大的图表失误”,进一步显示了此次发布的仓促与混乱。
根据用户排名的流行榜单LMArena,GPT-5在周五中午已升至多个类别的榜首。但另一个基准测试ARC-AGI-2则显示,GPT-5落后于xAI的最新版Grok模型。
GPT-5的此次发布正值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空前激烈的时刻,这使其表现出的任何不稳定性都备受关注。OpenAI正努力维持其近三年前由ChatGPT引爆的生成式AI热潮所带来的领先优势,而包括马斯克的xAI在内的竞争对手正穷追不舍。
对于每周拥有近7亿用户的ChatGPT而言,一个平稳、可靠的用户体验是维持其市场地位和证明其商业价值的关键。此次发布的波折,无疑对投资者和市场信心构成了一次考验。
3、中方驳斥: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绝不容外来干涉,香港问题属于内政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