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资产大撤退,少林寺大亨
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
公众号“释永信师父”的最近一次更新,是在7月24日。
这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对外的官方公众号,是永信大和尚与外部信众们交流互动、分享禅宗智慧和少林禅武医艺文化的平台。
这一天,释永信回答了“如何修学佛法,才能得到真实智慧”的相关问题。
但三天之后,一纸公告,撕开了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真面目——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一应传奇,行至末路。
而这也再次让少林寺过去多年构建的商业帝国,浮出水面。
过去很多年来,释永信带领的少林寺一直在商业化上动作频频,少林寺资产也一度涵盖影视文化、地产、食品、茶叶、药品、宾馆、展览、培训等多个领域,以至于市场不乏存在对少林寺过度商业化的质疑。
不过每一次争议,释永信都能够从泼天的漩涡中安然脱身。
但这一次,显然,佛祖不再保佑,好运没站在永信大和尚这边。
事实上,在释永信此次出事之前,苗头早有显现。
AI蓝媒汇了解到,自2022年起,无论是方丈释永信、“二号人物”钱大梁,还是少林系资产本身,都进行了一波猛烈的大撤退。
而背后很可能是多方的利益博弈。
这座千年古刹,何去何从。
尤其是释永信本人频频陷入“私生子”争议、“海外资产”争议,甚至在2024年少林寺还传出了“释永信之子释正恩接掌衣钵”的谣言。
一个事实是,释永信已全面主持少林寺38年。
但有消息称,今年5月,一个由地方政府派驻的名为少林寺管理处的机构,开始常驻少林寺,负责少林寺日常管理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指控释永信各种罪状的公告,落款正是少林寺管理处。
而其中内情到底如何,少林资产扩张中到底有无问题,又缘何大撤退,或许只有释永信、钱大梁等人最清楚。
消失的释永信
据了解,在此前释永信编织的少林商业网络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为“中国嵩山少林寺”,用现代公司的角度来看,相当于少林集团总公司,以该公司对外投资的名义,加上历史投资,对外投资共8家公司。
第二个部分则主要依托集团控股子公司“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资本运作主体,对外进行商业版图扩张。据了解,该公司正为少林寺旗下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少林寺诸多商业化,均由该公司参与完成。
少林寺官网信息介绍,少林无形资产公司核心任务是保证“少林”、“少林寺”这一中华千年品牌保值升值、永续发展。
工商信息显示,在高峰时期,“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曾对外投资超过15家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2008年注册成立时,其股东只有三位自然人股东构成,分别为释永信(持股80%)、释永乾(持股10%)、释印松(持股10%,后在2013年退出)。
换句话说,名义上,“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虽说是少林寺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所属权应为“中国嵩山少林寺”,但在法律上,该公司的实际受益人则为释永信。
尤其是在2022年4月7日,一个名为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亿元底价,竞得郑州东区一块57.25亩的商业用地之后,释永信持有少林寺无形资产80%股权一事,陷入了泼天争议。
彼时的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方有河南沅翰实业有限公司,股权穿透下,背后站着正是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引起了外界对少林寺尤其是释永信斥巨资买地的非议。
当时,少林寺的官方说法是,释永信是以方丈身份进行代持。
但这仍然无法堵住悠悠之口。
买地消息曝出来仅四天后,也就是2022年4月12日,释永信等人从股东名单中退出,此后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真正变成了“中国嵩山少林寺”100%持有。
彼时虽说从法律意义上,对少林无形资产进行了定性,释永信失去了对该公司的控制权,但其作为“母公司”中国嵩山少林寺负责人,同样对少林无形资管同样具有管理权。
但无论如何,从2022年4月12日起,释永信的名字就此从少林寺庞大的商业版图中消失。
撤退的钱大梁
也正是从此时起,少林无形资产开始了大规模撤退。
一个事实是,在少林寺过往的商业扩张中,释永信通常扮演幕后股东的角色,而少林寺的首座们成了被推向前台的“高管”,其中钱大梁,更是核心操盘手。
公开资料显示,钱大梁此前正是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该公司日常运营及少林寺无形资产保护工作。同时还曾是少林寺的官方对外发言人。2015年释永信被举报事件中,正是钱大梁多次以官方发言人身份回应媒体询问,否认释永信接受调查的传闻等等。
在不少熟悉少林寺商业化进程的人士眼中,钱大梁便是“二号人物”,如果说释永信是董事长,那么钱大梁便是少林寺无形资产管理的CEO。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开始,钱大梁并非出家僧人,而是以俗家弟子身份参与到少林寺的经营工作中,日常生活打扮跟普通人一样。前些年,由于亲人离世,钱大梁正式剃度皈依,法号“延崇”。
据《中国企业家》此前报道,钱大梁大学毕业之前崇洋,看不起中国传统文化,后来到河南接触到当地民俗艺术,突然迷恋得一塌糊涂。他曾在政府机构工作,上世纪90年代末办了一份报纸,心气很高,不成想累倒了,腹泻,泻得天昏地暗,走路打晃,整个人一下萎缩了,就这样每天晃晃荡荡的,偶遇释永信,释永信希望他能给寺里的品牌保护帮帮忙,他一想正好,说不定可以学点功夫,沾点仙气什么的。
双方一拍即合,从最早成立的少林实业再到少林无形资产,钱大梁都是主要负责人。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释永信出事后,其曾试图联系钱大梁本人,但未获回应。
工商资料显示,自“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陆续对外投资了“少林欢喜地(登封)有限公司”、“郑州源之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郑州嵩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郑州嵩山少林寺茶叶有限公司”、“河南嵩山少林寺茶叶有限公司”,以及上文提及的“河南沅翰实业有限公司”等超过15家公司,涵盖食品销售、影视文化、演义展览以及地产等多个领域。
其中很多公司,均由钱大梁担任法定代表人。
但或随着2022年“少林寺斥巨资买地”争议之后,释永信退出“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东名单一样,钱大梁所负责的少林无形资产本身,也开始了大规模撤退。
截至目前,“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外投资仅剩“少林欢喜地(登封)有限公司”这1家企业,其余十多家企业,要么直接注销,要么退出投资。
比如“郑州源之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由少林无形资产与恒大系相关公司广州恒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于2016年7月,但仅一年之后便注销。
比如“河南少林中曜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中曜恒泰与少林无形资产合资成立于2014年,于2022年9月注销。
还比如“郑州嵩山少林寺茶叶有限公司”,由少林无形资产与钱大梁合资成立于2013年,于2025年1月注销。
目前仅1家仍存续的“少林欢喜地(登封)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少林欢喜地(登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注册资本为50万元,少林无形资产公司出资27.5万元持股55%,钱大梁出资5万元持股10%,韩明君出资17.5万元持股35%。在市场传闻中,该公司曾被卷入到释永信的被举报风波中,在举报信中,韩明君或为释永信情妇的俗名。
该公司虽未注销,但在2025年7月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事实上,此前该公司早就在2022年9月份就已发布注销备案信息,决议解散。
而这也意味着,曾扩张十多年的少林无形资产,已然全军覆没。
如梦幻泡影
集团公司,也同样如此。
工商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嵩山少林寺”名下也仅剩3家企业,分别为“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登封少林药局有限公司”以及“登封少林功夫传习有限公司”。
其直接参与投资的“登封光明顶宾馆有限公司”、“少林寺文化传播(登封)有限公司”,均被注销。
同时“中国嵩山少林寺”也从“河南少林大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的投资中退出。
前者的退出发生在2022年4月18日,原股东中国嵩山少林寺(持股60%)退出,新增杨红瑞为股东。
后者的退出发生在2025年4月,原股东中国嵩山少林寺(持股2.5%)退出,新增登封市兴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为股东。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嵩山少林寺”以及“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注销对外投资公司,以及退出历史投资公司的具体运作过程。
但大撤退已成既定事实。
换句话说,除了已基本成为空壳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少林寺庞大的商业版图,目前仅剩“登封少林药局有限公司”以及“登封少林功夫传习有限公司”这俩个公司。
佛法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就是不知,此时的释永信还能观想自在吗。
Lanmeih/今日话题
你怎么看少林寺此次变故?
1、估值67亿,清华美女学霸,带着项目去港股了,清华大学女神
2、天意弄人,2025三进巡回赛决赛,福基纳仍与冠军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