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将至,岛内哀叹:这回又要被割多少肉?,大限将到是什么意思
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表示,将对大部分国家及地区征收15%至50%关税。随着8月1日关税起征期逼近,特朗普再次威胁称,届时他将给200多国及地区发送关税信函。
一时间,台湾岛内纷纷哀号“大限将至”,担忧美国对台最终税率会落在哪里。
7月30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回应说,台方谈判代表目前仍在美国与美方磋商谈判,对美谈判已进入“最后一里路”,将力拼至最后一刻。但岛内分析人士并不乐观,认为15%的可能性不大,税率可能落在30%左右。还有消息传出,关税“可能落在25%”,相关方案就等特朗普政府拍板。
在谈判期间,台湾当局不公开谈判立场、未公布交换条件,被质疑“台美”谈判犹如在“黑箱操作”。还有国民党人士质疑称,“台湾人到底又要被割多少肉?”
与此同时,台湾地区预计还将遭受美国半导体关税冲击。近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特朗普均警告说,新的高额半导体关税即将上路。对此,岛内舆论分析认为,此举将冲击全球供应链,台湾地区供货商备受美国芯片市场依赖,恐怕更是首当其冲。
有美国消息人士透露,当前,台湾当局“正积极思考一个可能到来的‘单打独斗时代’——将再也无法指望白宫的支持”。还有美国智库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有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可能将台湾问题置于次要地位,对台当局来说,“这将是一个危险信号”。
岛内哀号:大限将至,税率或高达30%
当地时间28日,特朗普在苏格兰高尔夫度假村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一同受访时表示,他计划对那些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及地区设定15%至20%的关税税率。
此前,特朗普多次威胁称,在8月1日当天,他会发函给200多国及地区,通知这些国家及地区出口到美国产品的最终关税税率。“我们将为世界其他地区设定关税,如果他们想在美国做生意,就必须支付这笔费用。因为你不可能坐下来就做200笔交易。但我们做了一些大交易。”
特朗普和斯塔默在苏格兰会面 视频截图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截止日期8月1日将至,台湾当局还没有收到“通知单”。这让岛内各界急得不可开交,并焦虑美国对台税率会落在哪里。
“美国关税大限将至,”有报道称,“台美”谈判已迈入最后一里路,但特朗普政府迟迟不给发“毕业证”。目前,外界除关注最终税率高低,还担忧谈判过程中有多少让步、将对产业产生多少冲击。
对此,台湾当局“行政院”30日透露称,负责对美谈判的“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仍身在华盛顿,与美方代表磋商谈判,誓言“力拼至最后一刻,争取最佳关税条件”。
还有知情人士透露,郑丽君原本预订了28日的航班返台,但特朗普迟迟没有宣布最终税率结果,谈判小组只好持续在美国待命,尤其先前美国已宣布日本税率为15%,“无疑对台方谈判团队形成更大压力”。报道称,特朗普首要目标是“美国制造”,并要求各方“砸钱买美货”,加大力度投资美国。
近日来,岛内投资人士针对可能的关税数字议论纷纷,市场风声一波接一波。据报道,有人猜测“应该跟日本差不多”,但多数网民认为情况不会乐观,悲观地喊出“32%”及“25%至30%”之间等数字。29日有消息称,关税“可能落在25%”,且传出早就定案,只等特朗普政府公布。
台湾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吴大任认为,台湾地区要比照日本和欧盟15%的税率相当具有挑战性。
他分析说,从各方谈判来看,美国要求税率降1个百分点,对方就要让步一些东西,台湾地区原始税率是32%,要降到15%等于少了17个百分点。然而,台湾地区经济体小、人口仅2300万,远不及欧盟、日本等市场,“要付出的代价实在难以想象,恐怕承担不起”。
值得一提的是,有别于日韩谈判代表清楚交代谈判细节,台湾当局不公开谈判立场、未公布交换条件、不让民意代表监督。岛内民众纷纷质疑,“台美”谈判犹如在“黑箱操作”,且谈判团队未见对产业发展有深入了解及具备实战谈判经验的专业人士,谈判似乎只剩下政治考量。
日前,有台湾国民党民意代表痛批台当局“一路黑箱到底”,质疑“台湾人到底又要被割了多少肉”。
顶着酷暑,22日,“台湾劳工因应关税冲击行动联盟(简称为劳关盟)”集结了超过500名机械业、汽车业等可能受关税冲击产业的劳工,在台当局行政机构前抗议“黑箱谈判”,却仍未得到具体回应,于是怒砸“饭碗”抗议,表示对台当局不满。
台湾劳工组织抗议台当局“黑箱谈判”
岛内人士纷纷质疑:我们将妥协多少
不仅是最终税率,台当局在谈判过程中有多少让步也是岛内各方的关注焦点。
有报道称,日本、韩国和欧盟都宣布大规模加码投资美国以换取低税率,而台企是否将加码投资,并将扩大采购哪些美国产品都成为讨论热点。考虑到日本在农产品方面对美让步,“台湾恐被要求比照办理,美猪、美牛等议题,台湾将妥协多少?”
28日,台当局“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称,因关税谈判尚未定案,相关施政特别是与内需相关产业有关的举措,与美方“对等关税”应对方案高度相关。台当局“行政院长”卓荣泰指示“经发会”第二次顾问会议,待关税谈判有进一步结果后择期举行。
有报道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岛内各界热议的汽车、美猪牛等重点产品,或将成为当局降低关税、拯救外销产业的筹码。若最终对美开放市场,初步预期农渔产品、汽车、保健食品、纺织品4大种类首当其冲。上述4种产品关税税率多数在10%至30%之间,其中汽车大约17.5%,保健食品约30%。
据报道,28日,台当局“行政院”宣布已备妥930亿台币(约合225亿元人民币)产业补贴预算,涵盖利息补贴、转型升级、农业外销与无薪假补助等。但最关键的关税结果仍未揭晓,仅表示“税率仍待美方通知”。这一发言引起岛内舆论不满。
对于台当局“先补贴、后开奖”的做法,台湾民众议论纷纷。
有人对于谈判信息严重不透明感到不满,称“谈判完不敢说,就是怕被骂”,并质疑“谈崩了才赶紧丢出930亿补助安抚市场”。还有网友直言补贴太寒酸,“这预算真的补得起来吗?”也有不少人质疑补贴的正当性与分配公正,“发钱给人民没钱,补贴特定产业就有?”
除“对等关税”外,台湾岛内还紧盯特朗普政府威胁征收的半导体单独税率。
当地时间27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表示,特朗普政府将在两周内公布针对半导体进口的“国家安全调查”结果。特朗普本人近日也暗示即将提高关税。
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特朗普会晤结束后,卢特尼克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是欧盟寻求谈判达成一项更广泛的贸易协定以“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特朗普则表示,冯德莱恩“以更好的方式”避免了即将征收的半导体关税。
7月27日,特朗普与冯德莱恩在苏格兰会面,宣布美欧达成协议 视觉中国
有报道称,美国高度依赖来自台湾地区的芯片,台湾地区近年也因此成为华盛顿重点关注对象。拜登政府时期,美国通过“芯片法案”提供数十亿美元补助,吸引台积电等大厂赴美设厂。特朗普则选择高举关税大棒,威胁各国企业,以改变现状。
今年2月,特朗普曾威胁将对进口芯片加征25%的关税。4月,他又宣布将依“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启动对外国药品与半导体进口依存度的“国安风险”评估,威胁提高关税。报道称,“台湾等半导体高度发展地区无不绷紧神经”。同时有消息称,台湾地区可能被美方列为调查对象。
据报道,这项调查涉及范围广泛,去年台湾电子产品占输美总出口比重约七成,其中显示适配器、服务器、计算机零组件、集成电路、网络交换器、笔记本电脑等均被列为232调查范围,“如果关税落实,不仅将影响台商投资布局,更将进一步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生态”。
台湾当局“经济部”28日曾安抚称,半导体芯片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相对有限,且先进制程技术具全球领先地位,受影响较小。但吴大任推估,半导体关税的税率可能不低,或在25%至50%之间。
台湾高雄港 资料图
美消息人士:台当局已为“无白宫支持”做准备
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台湾地区遭美国“对等关税”、新台币汇率升值夹击,产业将面临严峻生存压力。他提及,如今“大罢免”乱局失败过后,朝野政治立场更加对立,全年经济增长率不仅面临“保3”挑战,当局恐会不断下修经济增长率,今年可能跌至2.5%。
据报道,台湾当局“主计总处”将于31日公布今年第二季度经济成长概估值。据估计,下半年出口表现大幅下滑,民间消费也可能趋于保守。
吴大任认为,“主计总处”5月预测台湾地区全年经济增长率为3.1%,是以关税10%作为情境推估,实在是太乐观。若关税高达20%或比照韩国25%,台湾地区不仅出口、民间消费大幅衰退,下半年经济增长率还可能为负,全年经济增长率将难“保3”。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28日撰文称,越晚达成的协议越不利,“也就是说,日、欧让步的部分,台湾可能也必须让步”。最有实力的台积电已经赴美投资,台湾可能需成立“主权基金”或类似机构,将部分外汇存底投资美国。除此之外,开放市场也免不了。
罗庆生在文中称,更令人担心的就是半导体,那是台湾的王牌产业、“护岛神山”。美国如果对半导体征收25%或更高关税,台湾半导体企业将被迫迁移到美国,对台湾经济的影响难以言喻。
当地时间29日,一名熟悉谈判情况的美国消息人士称,“台美”谈判代表已举行了三轮会谈,随时可能达成协议。但该人士宣称,即便如此,“台美”贸易协议的命运,取决于在瑞典举行的中美会谈。
这名消息人士声称,台湾当局已意识到,特朗普政府为与大陆达成协议可能将台湾排除在贸易关系外,并“正积极思考一个可能到来的‘单打独斗时代’——将再也无法指望白宫的支持”。
还有报道称,过去一周,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遭遇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政治挫折,包括“大罢免”乱局以压倒性失败告终、美政府拒绝批准其“过境”请求。据分析,这加剧了台当局对特朗普会“出卖”台湾地区的担忧。随着美国关税最后期限的临近,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岛内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民意支持率已跌至32%,为他上任以来的最低水平。近一半的台湾地区民众认为台湾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一名美方知情人士30日透露,特朗普团队向台湾当局提出了“最优关税”,但并未具体说明具体数额,但台方认为该数额大约相当于日本被征收的15%的关税。但该人士补充说,美方向台当局提出条件,即要求台当局效仿提议斥资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的日本,增加对美国投资。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枢纽非常驻研究员宋文笛则指出,有迹象表明,“美国可能再次将台湾问题置于次要地位,并将台湾仅仅视为美国对华政策的筹码”。他说:“如果真是这样,对台当局来说,这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7月30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美国对台“对等关税”迄今没有定论,新台币大幅升值,引发岛内业者普遍担忧民进党当局将对美妥协、让步,大幅开放美国进口牛肉、鸡肉、猪肉及汽车等产品零关税或低关税,岛内相关产业将无法承受冲击,且食品安全堪忧。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回应表示,民进党当局出于“倚外谋独”本性无底线“媚美卖台”,对与美方的贸易谈判过程讳莫如深,甚至进行政治操弄,再度印证其根本无心也无力维护岛内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新台币的大幅升值将重创台湾出口贸易,对台湾经济影响巨大。如果台湾在关税与汇率的双重压力下,沦为外国产品的“倾销地”和外国资本的“韭菜园”,岛内农渔业、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首当其冲,民众的健康、食安将严重受损,台湾经济的发展动能和自主性也将被进一步削弱。民进党当局任由美国予取予求,牺牲的是台湾,伤害的是台胞。
1、山西应县千年木塔旁搭建舞台,每晚DJ音乐不断遭投诉,居民:声音震耳欲聋地面都在抖,担心共鸣影响木塔安全;多方回应
2、囤了几个月精炼铜后,被特朗普豁免进口关税,美铜期货暴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