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无印良品回应在中国“丢掉”商标家纺产品是日本MUJI无印良品相当重要的一个品类。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当消费者搜索“无印良品”品牌想购买其床上四件套时,可能会看到“MUJI无印良品”、“无印良品”、“無印良品natural mill”等多个商标。
而如果中国消费者是计划购买日本无印良品的床品产品,那么看到其商标或者电商介绍页面,也多少会有些迷茫。因为所有产品均无法展示“无印良品”中文字样商标,只能见到其英文名称MUJI字样。
这背后掺杂着中国北京棉田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棉田集团”)和日本杂货店品牌MUJI无印良品长达24年的商标之争。该商标之争最近迎来“终局”。
最高人民法院以(2024)最高法行申7358号《行政裁定书》,驳回日本杂货店品牌MUJI无印良品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22)京行终字1597号《行政判决》的再审申请,维持了中国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有效注册状态。
对此裁定消息,日本MUJI无印良品对界面时尚表示,本次司法程序仅涉及其在中国极个别商品的商标的问题,不影响其在中国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领域继续合法使用“无印良品”商标,并强调“在中国市场的正常经营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这解释了日本无印良品的床品产品为何不再使用“无印良品”。涉及床品的“无印良品”中文字样商标正是相关争议主体。
界面时尚通过公开渠道联系北京棉田集团,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应。但在7月中上旬,北京棉田集团董事长马涛在于北京召开的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实践媒体座谈会上表示,新近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于长期深陷商标侵权纠纷的北京棉田集团而言,意义尤为重大。
马涛在前述座谈会上对媒体介绍,最早由海南南华实业以“无印染、优良品质”为理念注册,并于2000年在第24类商品(家纺类)上获得“无印良品”中文商标。2004年,该商标被合法转让给北京棉田集团。
而日本MUJI母公司良品计画则于2005年才进入中国市场,因无法在该类目申请商标,双方由此陷入长达24年的商标纠纷。期间,MUJI多次提起无效宣告及上诉,均被中国法院驳回。2025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终裁定维持北京棉田对第24类“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注册权。
如今,北京棉田在该类商品中全面使用“无印良品”中文标识开展经营,而MUJI则被限定只能使用“MUJI”或“MUJI无印良品”标识,不能单独使用中文名称,形成两个“无印良品”并存但业务边界有所区隔的格局。
界面时尚联系到北京棉田集团代理律师、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孔丽芳。她对界面时尚表示,这场长达24年的商标争议之所以久拖不决,主要经历了两个关键阶段:其一是自2001年至2012年的商标异议及异议复审阶段,使得商标迟迟无法完成行政授权;其二是自2014年至2025年的撤销与无效宣告程序,持续干扰商标确权进程。
孔丽芳认为,日本MUJI无印良品接下来如何在产品标识上与北京棉田进行明确区分值得关注。在最高人民法院再次确认棉田商标权有效后,MUJI在其“杂货”类商品中涉及家纺区块时,应更加审慎地恪守商标权界限,通过强化“MUJI”标识的区分性使用,避免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
实际上,家纺产品是日本MUJI无印良品相当重要的一个品类。该品牌在天猫开设了全品类和家居用品两个旗舰店。
根据久谦中台向界面时尚提供的数据信息,在天猫无印良品MUJI官方旗舰店,家纺家饰品类的销售占比仅次于服装配饰,占比在14%左右。而在天猫无印良品MUJI家居旗舰店,家纺家饰自2023年开始销售额超过住宅家具,成为店内主流品类。
这也意味着,MUJI未来在这一关键品类的经营策略或将不得不做出调整。一方面,品牌在宣传与陈列中需避免“无印良品”中文标识的独立使用,从而降低品牌在家纺类目中的中文辨识度;另一方面,消费者在搜索、选购及内容推荐等平台环节中,或将面临“两个无印良品”并存的混淆局面,进而影响MUJI该类产品的转化效率与品牌忠诚度培养。
据前述座谈会报道介绍,中国无印良品线上在天猫、京东、淘宝、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布局近300家旗舰店和专卖店,线下开设200多家门店,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线上来看,其销售聚焦于家纺类目,如床品四件套、毛毯、被子等床上用品,价格带普遍较低,更接近国货品牌的亲民定位。这一定位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MUJI日系风格之间的分化。
在实际消费决策中,品牌所带来的信任感、产品设计语言以及使用体验将成为影响购买的重要因素,而不仅仅是商标本身。对MUJI而言,继续强化“MUJI”品牌英文标识的市场认知,并通过产品创新、门店体验及会员体系的提升,构建与“中文无印良品”更清晰的品牌识别差异,将成为未来在家纺市场继续稳固阵地的关键。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银玉向界面时尚表示,从法律程序上看,如果出现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或裁定,日本MUJI无印良品仍可依法再次提出再审申请。但若其所主张的再审理由经审查不成立,法院将再次裁定驳回。此外还可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提出检察建议,但此类程序在实践中获得支持的难度较大,成功率也较低。整体而言,该案商标判决结果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可能性已相当有限。
该司法结果也为本土企业在商标保护上的实践提供了参考。北京棉田通过早期注册、持续应诉和确权行动,最终取得第24类“无印良品”商标的主导权。此案也凸显出在中国商标制度下,注册时效与合规使用的重要性。
1、「带头闹事」的WNBA球星,为什么值得支持?,wnba 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