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萝卜快跑掉坑:“安全第一”的算法算不出三米深坑

时间:2025-08-08 22:19 作者:望川秋草

萝卜快跑掉坑:“安全第一”的算法算不出三米深坑

“一个萝卜一个坑,百度的萝卜进了重庆的坑”,这句网络调侃正成为百度萝卜快跑无人驾驶业务最尖锐的注脚。

丨事发车内的女乘客爬出深坑 图源网络

8月6日,一辆白色萝卜快跑出租车,在重庆永川区内环东路坠入一处市政施工沟槽,车内女乘客最终靠梯子从车窗爬出,而这辆标榜"安全第一"的无人车,直到当晚才被吊车拖离现场。

讽刺的是,官方客服在事故后回复记者时还声称:“安全是我们萝卜快跑无人驾驶乘用车第一准则。目前是商业化试点总营运里程已超过1亿公里,从未发生责任事故的。”这番说辞使掉坑现场视频中车身上印着的“萝卜快跑更安全”显得分外刺目。

更讽刺的是,一个月前,2025年7月9日,萝卜快跑在联合国“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上高调捧回“无障碍服务杰出案例奖”,被赞誉为“AI向善的全球典范”。

一边是国际奖项的荣光,一边是路坑挣扎的狼狈;一边标榜“视障群体的守护者”,一边暴露“正常人爬坑、盲人何堪”的隐忧。这场事故,撕开了无人驾驶技术华丽外衣下的真实裂痕,迫使我们审视:萝卜快跑狂奔的背后,究竟是创新先锋的崛起,还是盲目乐观的泡沫?

掉坑:业务狂飙与安全裂痕

当萝卜快跑车辆在重庆深坑中挣扎时,其全球化舰队正加速驶向欧洲腹地。短短一个月内,萝卜快跑先后与Uber、Lyft两大全球出行巨头结盟,计划2026年在德国、英国部署数千辆第六代无人车。财报显示,其足迹已覆盖全球15个城市,累计安全里程超1.7亿公里。

资本市场的热情迅速被点燃:Lyft股价应声上涨3.38%,成为新晋“萝卜概念股”。支撑扩张野心的成本魔术令人惊叹——第六代车单价压至20.46万元,较前代骤降60%。百度甚至高调宣布:今年底武汉业务将实现盈亏平衡,2025年全面盈利。

萝卜官方数据称,公众接受度达83%,1亿公里零重大伤亡事故,安全性“媲美C919大飞机”,其技术宣传册上赫然印着“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1/14”的安全承诺,而永川路坑却成了这个漂亮分母上第一道裂缝。

丨萝卜快跑掉坑现场 图源网络

事故原因直指市政施工坑洞——非技术故障,却暴露系统环境感知的致命短板:无人驾驶车辆竟未能识别显性路障,目击者称“围挡是有的,怎么掉下去的就不知道了。”对于配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重传感器的无人车而言,识别这种静态障碍物本应是"基础题",这暴露的或许不只是单一技术缺陷,更是快速扩张中场景覆盖不足的系统性风险。

萝卜快跑曾因“被塑料袋挡路”而爆红网络,技术可靠性屡遭质疑;用户实测中,有用户也曾吐槽“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数据与现实的割裂,暗示着商业化进程中的“速成焦虑”:萝卜快跑急于用规模证明价值,却可能忽略了真实场景的复杂性。

深坑:无人驾驶的“阿喀琉斯之踵”

萝卜快跑的市场表现,是无人驾驶行业的缩影。其低成本模式颠覆传统出行,无障碍服务更瞄准1700万视障人群的刚需,被视作“社会价值与商业效益的双赢”。但重庆事件如一记重锤,女乘客的懵圈发问,折射出公众对技术信任的脆弱性:一旦出事,“安全第一”的承诺便成反讽。尤其对获奖的无障碍服务,更需引人警醒:视障用户若坠坑,语音提示能否替代视觉逃生? 技术再人性化,也无法完全规避物理世界的无常风险。

丨萝卜快跑掉坑现场 图源网络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无人驾驶技术本身仍处“蹒跚学步”阶段。萝卜快跑代表L4级自动驾驶(高度自动化),但环境感知、极端场景处理等瓶颈未解。相关调研揭示:2024年行业报告指出,技术成熟度不足是商业化最大障碍;用户反馈中,武汉实测显示车辆对无车道线乡村道路应对生涩。

此次坠坑,本质是技术对“非结构化环境”的失控——系统或许能处理常规路况,却难敌市政工程的临时状况。而萝卜快跑的客服回应,也暴露了企业危机管理的傲慢,进一步撕裂与公众的信任鸿沟。

爬坑:从“快跑”到“稳跑”

萝卜快跑掉坑事件的持续发酵,本质上是公众对"技术狂奔时代责任缺位"的法律、伦理和监管的三重焦虑:

责任划分的法律空白:事故发生后,官方客服强调"从未发生责任事故"。根据北京市2024年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L4级无人驾驶车辆发生事故时,若车内无安全员,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需承担主要责任。但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自动驾驶事故定责标准,企业与用户权益保障存在模糊地带。此次事故中,施工方是否设置警示标识、无人车是否尽到观察义务,责任认定可能陷入拉锯,最终损害的是公众信任。

“向善”口号与现实风险的割裂:一个月前刚因"无障碍服务"获奖的萝卜快跑,此次却让乘客陷入"攀爬脱困"的窘境,难免让人质疑:“向善”是不是公关话术?毕竟,风险难控,但口号易喊。

监管与创新的平衡难题:我国对自动驾驶的监管一直采取"包容审慎"态度,这让萝卜快跑得以快速试点。但随着事故增多,监管也更需要动态调整:一方面,应要求企业公开更多安全数据,如真实事故率、边缘场景处理能力,而非仅仅宣传"累计安全里程";另一方面,需建立动态测试机制,对新运营区域的路况复杂度进行分级,避免企业为追求规模而降低安全标准。毕竟,自动驾驶不是"比谁跑得更快",而是"比谁跑得更稳"。

结     语

重庆永川的那个深坑,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动驾驶行业的光鲜与暗伤。萝卜快跑作为先行者,其探索价值毋庸置疑。它让我们看到无人驾驶商业化的可能,也让我们意识到:当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街头,需要的不仅是算法迭代,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

1亿公里数据不如一次真实事故的教训;联合国奖项的光环,敌不过一位女乘客的惊恐眼神。无人驾驶的未来,不在云端峰会,而在坑洼街巷;不在客服的公关话术,而在平台对生命谦卑的敬畏。

因此,未来的竞争,不在于谁先盈利、谁订单更多,而在于谁能真正回答:如何让技术在商业落地中、在规模扩张中不失控?如何让"安全第一"从口号变为可验证的标准?如何让每一个乘客——无论健全与否——都能安心托付旅程?

爬出重庆永川的坑,前方或许还有更多的坑,自动驾驶也许不那么需要“快跑”,而更需要“稳跑”。

这条路,萝卜快跑也才刚刚启程。

Top

1、【图说抗战】铭记历史,从屈辱割台到台湾光复,1945年台湾光复前的10个台湾史人物

2、菲律宾执法部门违规抓扣9名中国公民,我使馆回应,菲律宾抓人后如何处理

3、动起来!中国人骨子里的健身基因,中国人健身对比照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WEE/detail/lzvmlz.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望川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