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远教授:未来的AI竞争,不是算力或参数的比拼,而是价值创造能力的较量
“AI产业正在经历从技术崇拜到价值回归的本质转变,而可信性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枢纽。”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无限光年创始人漆远向全球产业伙伴分享了这一观点。
本届大会上,无限光年以“可信筑基 先锋破局”为主题亮相上海世博展览馆,通过 “一横两纵”战略实践,展示可信AI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赋能的完整路径。
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无限光年以“技术筑基—平台赋能—场景深耕”构建“一横两纵”战略:横向以启智平台为枢纽,打通“算链模应”全链路,形成可复用的AI基础设施;纵向深耕金融与科学智能领域,实现“技术+行业知识”深度融合——这种“平台支撑场景、场景反哺平台”的正向循环,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直观呈现为可信AI向产业生产力的转化。
启智作为无限光年推出的企业级大模型训练推理和应用搭建平台,其1.0版以“异构算力纳管、统一调度引擎、训推用一体编排”为核心,已为高校科研、企业智能化转型等提供“算力可控、成本优化”的基础支撑。
此次展会上全新升级的启智2.0,以“异构算力集群、垂类模型精研、行业智能体落地”构建全栈生态,直击“算力适配难、AI落地慢、应用不可信”三大痛点:通过全栈国产化融合引擎兼容多芯片,将千卡集群GPU利用率从50%—60%提至80%以上;依托训推用一体化平台实现AI Agent最快30分钟上线;凭借数据驱动架构保障金融、科研等场景的安全可控。其“算力省、迭代快、决策可信”的核心优势,成为激活行业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今年大会上,无限光年可信AI金融创新解决方案矩阵迎来全球首秀——四大解决方案覆盖指数编制、专业培训、信贷风控、投研分析核心场景,以“效率提升+合规可控”破解行业痛点,为金融机构智能化转型提供实践范本。
漆远告诉新民晚报记者,产业AI需兼具“持续进化能力”与“规则适配能力”—— 通过神经符号计算构建“可进化的规则系统”,让AI既保持学习力,又内化行业规范。
“未来的AI竞争,不是算力或参数的比拼,而是价值创造能力的较量。”他指出,“在科研、金融、医疗等领域,技术必须完成从‘能用’到‘敢用’再到‘好用’的三重跨越。这要求AI企业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行业的语言、规则和痛点。”
漆远透露,面向未来,无限光年将持续以可信AI为锚点,深化核心领域创新,借开源开放加速技术普惠,与生态伙伴共同构筑跨越周期的产业新生态,推动全球产业智能化进入“价值创造”新阶段。
原标题:《漆远教授:未来的AI竞争,不是算力或参数的比拼,而是价值创造能力的较量》
栏目编辑:张炯强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郜阳
1、为什么现在的西瓜比起小时候贵了这么多,以前很多平民美食,现在都感觉好贵
3、双职工家庭要的是跟我们上班时间匹配的在校托育,双职工家庭孩子上学接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