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副防长担忧:伊以冲突证明,美国及盟友未准备好抵御导弹饱和攻击
布莱恩曾担任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还曾担任美国犹太国家安全事务研究所(JINSA)智库的执行主任。
根据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犹太研究所(JINSA)的一项研究,6月13日至24日期间,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574枚导弹。尽管以色列和美国采取了拦截措施,仍有部分导弹成功突防。
资料图:“萨德”反导系统 IC Photo
JINSA报告称,在本轮伊以冲突中,“萨德”成功拦截了47.7%的伊朗导弹,拦截率之高出人意料。然而,为此美国消耗了至少14%的“萨德”弹药库存。按当前生产速度推算,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需耗时约8年才能补足库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仅知道“萨德”击落了92枚伊朗导弹,但不清楚发射了多少枚拦截弹。所谓“耗尽14%库存”仅指成功实施拦截的发射弹数量,并非总的发射数量。若以多发拦截一个目标计算,则实际库存可能比报告显示的更低。
以色列拥有“箭-2”和“箭-3”拦截系统,其中“箭-3”能够在大气层外执行拦截任务。以色列称在此次冲突中拦截了200余枚伊朗导弹,另有258枚导弹因被判定不会击中人口密集区或关键基础设施而未进行拦截。
以色列和美国方面宣称,有57枚伊朗导弹突破防御并造成了破坏。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6月18日曾表示,伊朗在“真实承诺-3”第11阶段行动中使用了“法塔赫-1”高超音速导弹,多次突破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完全控制了”以色列领空。
布莱恩表示,这些信息表明,伊朗超半数的导弹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精度问题;同时也说明以色列的拦截弹库存和发射装置存在不足。显然,以色列已意识到这一短板,但它需依赖美国的制造能力来弥补缺口。
至于未来,布莱恩总结道,美国及其盟友尚未充分准备好应对导弹饱和攻击,防御覆盖不足,难以保障军事基地、指挥中心、空军基地、港口、后勤与工业设施的安全。
美国的工业基础显然无法应对挑战,不仅缺乏足够工厂,而且生产效率低下。五角大楼仍依赖现有工厂下订单生产导弹,而非真正改革制造体系,以匹配中俄伊的弹药生产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昔日盟友、亿万富翁马斯克交恶后,致力于推动政府摆脱对马斯克旗下SpaceX的依赖。三名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政府正在扩大寻找合作伙伴以建设“金穹”导弹防御系统,吸引亚马逊和大型国防承包商参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先锋新材主力净流出2646.18万元,刚被调查律师征集股民报名挽损
3、uncleleslie:中海油输掉世界最大油田争夺仲裁案!,中油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