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煤城转型“闯世界”:多元产业融入全球供应链
中新社吉林辽源8月9日电 题:百年煤城转型“闯世界”:多元产业融入全球供应链
中新社记者 郭佳
连日来,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的工厂正忙着生产一批铝合金部件,这些部件将成为法国阿尔斯通列车车体的一部分。该公司是中国中车、阿尔斯通、西门子和庞巴迪等全球轨道交通巨头的关键供应商。
“我们在辽源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这是核心竞争力。”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王立臣说。启星铝业占据中国轨道车辆铝部件市场份额逾50%,其出口产品占中国同类产品出口份额90%以上,公司今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人民币,下同)。
辽源曾是中国东北重要的煤炭城市,拥有近百年煤炭开采史。2008年,辽源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要摆脱对煤炭的依赖,需要找到发展的新赛道。
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辽源采访发现,像启星铝业这样抓住转型机遇崛起的企业让这座昔日煤城在国际供应链上找到新位置。
汽车零部件也是当前辽源的重要产业之一。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泵业分公司的生产线全速运转,产品远销美国、墨西哥、南非、意大利等国家,年出口额约2亿元。该分公司运营总监刘佳美表示,国际市场是企业发展的重点,该公司还在墨西哥建立了工厂,服务北美客户。
附近的辽源袜业园区汇聚了千余家企业,拥有4万多台袜机,年产35亿双棉袜,约占中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全球的15%。这使得辽源有了“中国棉袜之乡”的称号,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资本也在积极参与辽源经济转型的进程。德国嘉利达控股有限公司位于辽源的新工厂刚刚投产,主要将牛骨加工成明胶,这是该公司在华最大生产基地。新生产线年产能6500吨明胶,主要供应中东、印尼等市场。
嘉利达中国区总监张明华称,当地的基础设施、能源价格优惠政策和政府的高效服务促使德国总部做出投资决定。此次投资规模达7亿元,是嘉利达近年最大投资。工厂满负荷生产时,年产值可达8亿元。
“上个月,嘉利达成立150周年庆典在辽源举办,这基于嘉利达对中国经济和投资环境的信心。”张明华说,“辽源虽小,但已在国际产业链中找到位置。”
新生的制造业、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不仅为辽源带来税收,更解决了数万煤炭工人的就业问题。当地将部分废弃工业遗迹改造成公园和游乐场所,让这里既宜业也宜居。
“德国同事对辽源评价很高。”张明华说,“这里环境优美,生活惬意,让他们联想到鲁尔区的转型。”(完)
|
1、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丨从石头村到网红村的蝶变,你知道石头村吗
2、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80亿,2021暑期档电影票房
3、中国男篮VS约旦裁判组出炉:黎巴嫩裁判斯卡耶姆连续第3场执裁,中国男篮对约旦世预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