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欧洲合作进程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25日电 综述|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新华社记者
7月24日,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欧合作成果丰硕
50年来,中欧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58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投资额从几乎为零增长到近2600亿美元。中欧“一带一路”合作交出不俗答卷: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项目建设,给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欧盟对外行动署副秘书长奥洛夫·斯科格表示,2024年欧中日均贸易额达20亿欧元,从贸易投资、环境保护、数字事务到外交与安全政策及人文交流,双方广泛开展合作、全面深入互动,取得丰硕成果。
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米夏埃尔·博尔希曼表示,建交50年来,双方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方面硕果累累。“中德企业携手开拓市场、深化合作的故事精彩纷呈,这种持续不断的合作氛围本身就是双方关系成熟的重要体现。”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说,欧中持续深化伙伴关系、强化互利合作,为德国乃至欧洲制造业企业提供了稳定预期和长远发展机遇。“中国不仅是重要的市场,更是技术合作和共同创新的重要伙伴。”
舒曼表示,过去几年间,从航运延误到零部件短缺等种种乱象表明,可靠的合作伙伴不可或缺。当欧洲寻求增强经济韧性时,中国以其可靠性和创新性成为理想的合作伙伴。中国始终践行承诺,不仅通过贸易往来,更通过对欧基础设施与绿色技术投资,为双方创造就业机会。
近年来,欧盟国家高度重视绿色产业发展,中国也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双方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上高度契合,绿色成为中欧合作的鲜明底色。大亚湾核电站、希腊色雷斯风电场、德国德伦太阳能园区等项目已经成为中欧绿色合作标志性成果。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表示,中欧共同加快清洁能源转型、推动全球向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方向发展。这种一致性不仅对全球气候治理至关重要,也为这两个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务实合作奠定了基础。
BI挪威商学院战略教授卡尔·费说,中国和欧盟在绿色转型方面拥有许多共同目标,双方的优势领域可以形成互补,双方合作将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维护多边主义 共促世界繁荣
观察人士认为,中欧作为全球的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双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可以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增加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欧中合作潜力无限。”斯科格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世界期待中欧作为全球两大重要力量携手合作,缓解紧张局势、共同维护多边主义。
欧盟亚洲中心联合主席、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欧中在多个领域拥有共同利益。双方有更多的共同点,而非分歧。欧洲应与中国以及更广泛的全球南方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卡尔·费表示,中国与欧盟都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双方应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系及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制,努力维护双边关系稳定,在政策制定和调整过程中塑造稳定、可预期的环境,共同为全球稳定作出贡献。
舒曼说,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欧中携手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尤显重要。“欧中之间的合作是对开放、规则和共同责任的坚守。”
比中友协前主席弗兰克·威廉斯指出,欧中都反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都希望世贸组织恢复正常职能运行,也都反对对第三国实施单边制裁,特别是带有“长臂管辖”性质的措施。欧中应共同努力,维护多边主义、全球供应链完整度和自由贸易体系。
3、发展靠创新:人工智能法院能否担任一审?中国司法变革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司法裁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