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00后女孩网售5盒思诺思被判贩毒”续:二审法院发回重审

时间:2025-07-31 20:05 作者:暴走二狗

“00后女孩网售5盒思诺思被判贩毒”续:二审法院发回重审

“00后女孩网售5盒二类精神药品思诺思被判贩毒案”有新进展。

7月30日,澎湃新闻从涉事女生马琳琳(化名)及其辩护律师廖建勋处获悉,日前,二审法院认为,原判认定的部分事实不清,将此案发回重审。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马琳琳于2002年5月出生,2024年1月,她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脑病。2024年6月,病情趋于稳定,她开始停药,发现剩余了很多药品,就想到了可以通过网络出售。马琳琳在小红书发帖出售药品,其中包括一款名为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片)的药品。

公开资料显示,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片)是一种镇静催眠药,通过抑制神经兴奋,发挥助眠作用,用于治疗偶发性和暂时性失眠。值得注意的是,酒石酸唑吡坦片是处方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



图为马琳琳售卖的药品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片)

马琳琳称,当时,她觉得思诺思就是安眠药,没有意识到不能出售。在网上发帖后,有买家联系她,她先以120元的价格出售了2板酒石酸唑吡坦片(共14片)给一名广州的买家,后以180元的价格出售了3板酒石酸唑吡坦片(共21片)给一名浙江的买家,均是邮寄给对方。

2024年7月初,有民警找上马琳琳,马琳琳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被告知,其在网上出售的药品属精神管控药物,售卖行为涉嫌贩卖毒品罪。

值得注意的是,马琳琳在上海居住,此案之所以案发,是一位浙江嘉兴市海盐县的买家董某收到快递后向当地警方举报。而且在买药时,董某曾主动说,这药品是“有瘾的”,并暗示自己是“有瘾”的。

案件材料显示,董某于1994年出生,初中文化。看到马琳琳寄出的快递到了后,董某直接向浙江海盐县公安局西塘派出所举报,让民警跟他一起去取快递。

马琳琳称,她的精神状况不佳,董某买药主动提及“有瘾”时,她没有太在意。

2024年12月,此案一审在浙江省海盐县法院开庭审理。公诉机关指控称,马琳琳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向2人贩卖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2次,应当以贩卖、运输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马琳琳具有坦白情节且当庭自愿认罪认罚,建议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适用缓刑。

2024年12月底,海盐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马琳琳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马琳琳退出的违法所得300元,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扣押在案的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片3板(21颗)系违禁品,由扣押机关依法予以销毁。其余扣押物品,由扣押机关依法处置。

一审宣判后,马琳琳上诉。

今年3月31日,此案二审在浙江嘉兴中院开庭审理。据马琳琳的辩护律师廖建勋介绍,二审中,马琳琳有无贩卖毒品的故意等是庭审辩论的重点。马琳琳称,她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故意,也未造成严重后果,自己不是“毒贩”,应该无罪。

7月25日,浙江嘉兴中院作出《刑事裁定书》,认为原判认定的部分事实不清,撤销一审判决,将此案发回重审。

延伸阅读

妻子癌症去世,男子网上转卖止疼药收益220元 ,以贩毒罪获刑6个月

妻子因癌症去世后,张先生在癌度app病友互助群发布转卖药品信息,最终卖出两盒止痛药,收入220元。就因这一交易行为,他被认定为贩毒人员,被判6个月刑期。张先生感觉很委屈:“我只是卖了止疼药,又不是毒品,怎么最后还被当成贩毒人员抓获并判刑了呢?”

【讲述】

张先生介绍,妻子2019年确诊癌症,治疗期间为缓解癌痛购买了奥斯康定、帕博利珠和曲马多等药物。2022年3月爱人离世,家中还遗留了一些药品。想到这些药品还都在有效期,购买时的价格也不便宜,张先生便有了转卖这些药品的想法。



张先生拍的药品照片

“2022年五六月份的时候,我在癌度app病友互助群里面看过有人发布药品转让信息,里面也有止疼药,我想我也有,也需要转让,我就把帕博利珠和曲马多、奥斯康定这三种药拍了图片,转发在了那个药品群里面。”

“2022年6月22日,辽宁的闻先生联系我说只要止疼药,曲马多、奥斯康定,于是我们互相加了微信,商定好的价格是220元。”



图为对话截图

张先生补充道,“我儿子通过咸鱼发布了这两种药品的链接,系统没有通过,后改成金额为220元的耳机,发布后被对方拍下。”张先生通过家门口的快递公司把药品带原包装,快递给了闻先生。



张先生的儿子将药品改成耳机在闲鱼发布

2022年6月27日,张先生联系买家闻先生,“他给我说已经收到货品了。然后过了一会,他又突然说了一句,‘我长期吃,有依赖性,不吃会难受’。”张先生事后分析,之所以定他贩卖毒品罪,应该跟这句话有关。



张先生认为有问题的对话截图

购药款220块钱7月3日自动到账的当晚,张先生和儿子就被警方抓了。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显示,张某因涉嫌贩卖毒品罪于2022年7月3日被新民市公安局刑事拘留。7月12日被新民市公安局取保候审。

【判刑】

2023年7月7日,辽宁省新民市人民检察院以贩卖毒品罪对张先生提起公诉。张先生认为自己出售药品的行为,只是患癌妻子去世后,家属在病友互助群的互助行为,并不存在贩毒情况。“当时卖给他药的时候,我就提醒他,这个药还是少量吃一点好,因为当时我爱人吃了这个药以后便秘就相当严重。”



张先生称自己曾提醒对方这个药还是少量吃一点好

2023年8月4日、2023年8月21日,法院两次公开审理此案,公诉机关指控张某明知盐酸曲马多及盐酸羟考酮为处方药,属于国家管制类精神药品,出售给买家闻某(社会面有吸毒史人员)。公诉机关认为张某违反国家对毒品管理规定,触犯了刑法。



图为法院判决截图

张某则认为自己很冤枉,“我根本不知道这个药的性质也不知道对方是吸毒人员,只是因为爱人在去世后想处理这个药,不想浪费,便宜点转让给有需要的人使用。”“更何况没有哪个父亲会带上儿子参与所谓贩毒。”

2023年8月24日,张某以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2023年12月27日张某刑满释放。“目前我已经被单位开除了公职,也没有收入了,儿子也因为此事找工作时政审出现问题,我还有一位87岁老母亲,身体状态极差,全家生活陷入困境。”张先生说,现在他背负了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之后,张某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两次均被驳回。

【律师观点】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贩卖毒品罪要求行为人明知是毒品而故意贩卖。“明知”需是对毒品性质的认知,即明知所售物品属于国家管制的、能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但是王先生基于不浪费药品、病友互助的目的,在病友群向他人出售本质上也没有牟利目的。所售药品是张某妻子生前经正规医疗途径获取的剩余药品,并非非法生产、运输或走私的毒品,其转让行为未直接破坏国家对毒品的管制秩序。

诉方推定买家闻某有吸毒史,但是买卖双方聊天记录中仅提到依赖症,无明确吸毒表述,且闻某尿检结果为阴性。张某出售药品剂量低于司法解释中常见毒品的“较大数量”标准,且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符合《刑法》第十三条“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构成犯罪”的规定。

【提醒:管制药品不能随意售卖】

‌管制药品,特别是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具有强烈的成瘾性和依赖性,未经许可擅自贩卖这些药品属于违法行为,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管制药品是指国家法律明确规定限制或禁止生产和销售的药品。常见的管制药品包括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这些药品具有强烈的成瘾性和依赖性,如曲马多复方制剂、氨酚曲马多片等。

Top

1、老牌酒楼扎堆卖快餐,释放了什么信号?,老牌酒楼扎堆卖快餐,释放了什么信号和信息

2、从“能动”到“能想”再到“有温度”,这些企业让机器人“活过来”|聚焦2025WAIC

3、兵器装备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卫东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YTU/detail/hqiqnq.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暴走二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