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这份清单,跟基层密切相关,基层工作与密切联系群众

时间:2025-08-09 11:28 作者:零下九十度

这份清单,跟基层密切相关,基层工作与密切联系群众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一些朋友可能看着眼熟,没错,这份文件是一年前出台的、也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的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这次是全文向社会公开发布。

《规定》专设一部分,聚焦“规范明晰基层权责”。

“不该干的事疲于应付推不掉,该干的事精力有限没干好。”现实中,由于权责不明晰,基层干了很多不该干的活,承担了许多担不起的责任。不少基层干部岛友跟我们反映,遇见过上级部门各种“派活”、工作时常“超载”的情况。

还有些事,基层不该干,却不得不干。曾有通报称,某地将经营主体增长任务摊派给所辖乡镇(街道),还把这项工作纳入考核。基层没办法,只好以群众名义,注册一些没有实际经营业务的经营主体充数,甚至一人注册20多个经营主体。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有基层当“针脚”,一些上级职能部门就将事项下派、责任下移,只督办,不承办。由于属地责任,基层只能照单全收,一旦没办好,首当其冲被追责的还是基层。

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规定》提到一份清单:“履行职责事项清单”。

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都得在清单中列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全部编制完成。

江西财经大学财政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教授欧阳静告诉岛叔,清单分基本履职事项、配合履职事项、上级部门收回事项3类,哪些由基层全面承担,哪些需基层配合,哪些是基层接不住、管不了、管不好的,一目了然。

有了清单,具体怎么划分?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超表示,《规定》在划定基层权责时有“两个匹配”。

一是法定匹配。《规定》明确指出:不得将村(社区)作为行政执法、城市管理、招商引资等事务的责任主体。这就从功能地位上,明确了基层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现实中,基层权小事多责任重,经常是“牌子挂了一大堆,什么证明都能开”。对此,《规定》作出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统一规定村(社区)挂牌数量、名称和式样,除法定挂牌外不得增加;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不得要求村(社区)出具缺乏法定依据的证明事项。

二是能力匹配。很多时候,上级部门虽下放权责,但必要的人、财、物却没跟上,加上乡镇可调控资源不多,统筹资源能力不强,导致想办的事有时难以办成。

为此,《规定》强调,对已下放的事项进行清理规范,基层治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事项继续保留,同步下放相关资源;专业性技术性强、经评估无力承接的事项,及时调整上收。

说白了,有多大能力,就担多大责任。

至于清单之外的事项,未经省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规定》强调两个“不得”:

不得将未列入清单的职责事项擅自向乡镇(街道)下放,或者采取授权、委托等形式变相下放;

不得随意以落实属地管理、签订责任状、分解下达指标、考核验收、制度上墙等方式,将工作任务和责任转嫁乡镇(街道)、村(社区)。

当然,这份清单的内容也并非固定不变。《规定》去年制定出台之际,中办负责人就提出,要加强清单动态管理。这一点也被写入《规定》正文。也就是说,清单不是“一刀切”,不是“上下一般粗”,需要因地制宜、有进有出、及时调整,兼具务实和灵活。

毕竟,只有责权一致、责能一致,让基层能管得了事、办得好事,才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为群众办实事。

Top

1、北京:符合条件家庭五环外购房不限套数,北京5环外普通住宅

2、国防部:血的教训不容忘却 历史悲剧不能重演

3、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的大背景下,以前的经验和数据都开始失效了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sichuan-zkha.cn/ZED/detail/oronrb.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零下九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