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王兴兴:人形机器人的 ChatGPT时刻或将在1-2年到来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北京报道
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拉开帷幕。
9日上午,主论坛现场,座无虚席。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在主论坛演讲中表示,今年上半年整个机器人行业非常火爆。“得益于市场和政策的支持,我觉得整机厂商,包括零部件厂商,至少平均每家企业有将近50%到100%的增长,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非常少见的一件事情,就是从需求端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王兴兴称自己早些年一直坚决反对做人形机器人。“大学的时候,我做过一款小的双足机器人,当时我就发现,做人形机器人的商业价值或技术是非常难的。”2021年到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进步显著,很多尖端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带动了全球范围大众对人形机器人的高度关注。
2022年时,虽然宇树科技还没有做人形机器人,但是有很多客户找来给钱下订单。“在过去的很多年,没有一家大公司能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能永远在 AI 领域最领先,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AI的创新永远伴随着一些随机性,伴随着更多的聪明年轻人,所以很多情况下,每家公司或者每家高校都做了很多贡献,才推动了整个领域的发展。”王兴兴说。
在王兴兴看来,目前,机器人行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对数据关注太多,对模型关注太少,“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模型问题,当前的机器人模型架构不够好不够统一,即使有很多比较好的数据训练,但是也无法使用。”
“如果顺利的话,未来1到2年或者2到3年可以达到人形机器人的 ChatGPT 时刻,最慢的话3到5年。”王兴兴直言,ChatGPT出来前,语音AI已经做了十几年。但是大家一直觉得它很傻瓜,完全没法用,直到ChatGPT出来以后,才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人形机器人 AI在当前这个阶段还没有到这个临界点。如果哪一天我们带一个人形机器人到一个没见过的会场,人类随便给它下一个指令,比如帮忙把这瓶水带给某个观众,人形机器人可以顺畅地自己走过去,就差不多达到了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
王兴兴还分享了未来2—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三大重心方向,分别是:1.统一端到端的智能机器人大模型;2.更低成本、更长寿命的硬件及超大批量量产;3.以分布式为主的低成本、大规模算力。“希望公司的机器人,做成可以综合干活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包括工厂、表演、家庭等各种场景,而不仅仅是单一场景。现在宇树公司绝大多数员工,包括他本人,都在为训练机器人在各个场景干活而服务。”
2、羌塘无人区投喂“网红狼”反被咬断刹车线?骑行博主:还剩一边刹车仍在骑行中
3、精准投喂“技能包” 结业即上岗 全国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512万人次